陆路交通管理局邀请从事景观建筑、城市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场所营造和活跃通勤规划的顾问公司,为南北交通廊道地面街道的空间运用,设计出一个总蓝图。
总蓝图预计2026年完成,南北交通廊道地面街道的重新设计工程,将从2027年起分阶段展开。
陆交局星期一(10月30日)发文告说,征求发展方案计划书(Request for Proposal)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陆交局会根据参与者的设计意向、团队组成和以往的经验等进行评估,并挑选最多三个团队进入第二阶段。有意参加项目的公司须在今年12月18日下午4时前提交相关资料。
进入第二阶段的团队,将参加为期14个星期的设计活动,为南北交通廊道设计出一个总蓝图概念,同时为美芝路至明古连街的城市路段,以及玛丽蒙巷至宏茂桥3道的住宅路段提呈概念计划书。
提出最佳计划书的团队,将受委设计整条南北交通廊道地面街道的总蓝图。结果将在明年下半年出炉。
南北交通廊道全长21.5公里,包括8.8公里的高架桥和12.3公里的隧道。廊道建成后,大部分的交通会导入隧道或高架桥,进而腾出更多地面空间。可重新规划的地面街道总面积或有30个足球场大。
一个10人咨询团将评估所有计划书,成员包括陆交局局长黄南、国家公园局局长黄攸宁、市区重建局局长林荣辉、新加坡体育理事会总裁吴钦华、国浩房地产集团总裁郑馨尧、新加坡协助残障者自立局局长邱玉雯、骑车安全小组主席林树发、新加坡国立大学城市科学中心主任邱鼎财教授、李光耀创新城市中心主席蔡君炫教授,以及荷兰咨询公司维特芬与博斯(Witteveen and Bos)董事总经理斯米茨。
陆交局说,受委任的顾问会参考至今从讨论活动收集到的点子,并和陆交局及其他伙伴机构向利益相关者征询更多意见。除了考虑到社区的需求和希望,总蓝图也要把其他元素,包括更广泛的发展计划和交通连接纳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