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主要股市在星期四(11月16日)未能继续获得上涨动能,早盘集体下挫。香港和深圳股市领跌,跌幅分别为1.64%和1.09%。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截至中午12时下滑4.64点或0.15%,报3127.48点。

华尔街股市星期三(15日)收盘全线上涨。纳斯达克指数微涨0.07%,标普500指数上扬0.16%,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扬0.47%。

新加坡股市16只海指成份股下跌,DFI零售集团(DFIRG)、云顶新加坡(Genting Singapore)和泰国酿酒(Thai Beverage)领跌,跌幅分别为2.88%、2.6%和1.87%。

八只海指成份股上涨,新加坡航空公司(SIA)、新翔集团(SATS)和凯德腾飞房地产信托(CapLand Ascendas REIT)领涨,涨幅分别0.81%、0.74%和0.73%。  

本周公布的经济数据让投资者对美联储的政策前景产生困惑。星期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低于预期,市场认为美联储或不再需要加息,并有可能在明年降息,这一预期带动全球股市上涨。随后公布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也进一步显示通胀有所放缓。然而,强劲的零售销售表现却打压了市场情绪。         

TradeStation全球市场策略主管罗素(David Russell)称,越来越多人相信,美联储已经成功地在压低通胀的同时,保持了经济的活力,避免了经济急剧放缓。

他说:“价格增长正在放缓,但需求依然强劲,正在形成软着陆。” 

澳新银行(ANZ)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本月通胀、劳动力和零售销售数据的公布,以及对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2月和1月的加息预期为零,市场在很短时间内消化了大量信息。市场或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盘整,尤其是如果美联储官员对近期的金融条件放松预期作出反击的话。” 

最新公布的中国10月份工业和零售数据安抚了市场情绪,提振了内地股市。不过,受危机影响的房地产行业继续阻碍经济的全面复苏。  

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历来是悬在市场上的一把剑。两国领导人习近平与拜登周三在美国旧金山会晤,拜登表示,双方的会谈是两国关系中 “最具建设性和最有成效的”会谈,并相信两国“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