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土和天然资源有限,我国的整体能源效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能源强度是全球2019年平均的一半。政府会继续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开发更多供应来源等,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能源强度(energy intensity)是用于对比不同国家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常用指标之一,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三(1月10日)在国会答复议员连荣华(武吉班让区)、蔡庆威(盛港集选区)及陈立峰(后港区)的口头提问时指出,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我国的能源强度是全球2019年平均能源强度的一半。我国持续努力发掘和实现提升能源效率的机会,才得以实现我国的整体能源效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三名议员询问政府计划如何增加可再生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等,以实现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共识。
傅海燕提及,我国去年有条件批准从越南、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进口4.2千兆瓦低碳电力。若所有项目都顺利落实,到了2035年,这些低碳电力预计将能满足我国电供约30%需求,也能支持邻国的再生能源项目,推动亚细安电网计划(ASEAN Power Grid)。
她说:“加速我国的能源转型需要全国上下的努力,政府、企业、社区和个人都必须为这个集体目标贡献。不过,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应对气候变化。即使我国的面积和天然资源有限,但作为负责任的全球公民,新加坡还是会尽所能及,与其他国家和企业合作,创造更洁净和绿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