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国行事违反国际法时,小国必须团结起来捍卫国际法,指责大国的违法行为和双重标准,尝试恢复人们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信心。
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星期一(1月15日)早上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的“国际法年度回顾”研讨会发表主旨演讲,谈到二战后的过去几十年里,有关国际法的讨论,以一个稳定,或至少是多少有些稳定的国际秩序为背景。
但一些权威人士如今质疑,这一国际秩序是否正在“土崩瓦解”,由于过去几十年的变化,也因为乌克兰和加沙战争加速了这些变化。
尚穆根说,人们如今有感,长期以来所认定的秩序正处于某种危机中,体系内部积累的紧张关系威胁着我们所熟知的世界秩序的基本结构。
“在这些变化和世界秩序不确定的背景下,我们如何看待国际法?我们甚至可能想要问,在这些变化中,国际法是否必须作出重大调整?”
尚穆根坦言自己无法给出一个答案,但能从小国的角度提供一些观点。
他先是重申,国际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了国际法,小国才有一丝机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在强调国际法重要的同时,尚穆根认为,也要以现实的眼光看待国际局势现状和国际法局限。他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为例,这明显严重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所载原则,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且国际社会已表态必须结束战争。
但现实是,俄罗斯是个大国,有着丰富资源、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否决了谴责入侵的决议,也顶住了国际社会的反弹和经济制裁。俄罗斯不仅继续入侵行为,且据说如今有能力生产更多武器。
即使是美国,虽然总体上被视为仁慈的大国(benign power),但过去也曾为保护自身利益而不惜违背国际义务,如在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以及上世纪80年代支持针对尼加拉瓜政府的军事和准军事活动,并拒绝参与尼加拉瓜向国际法院起诉美国的诉讼程序。
尚穆根说,单个小国的言论和行动可能没什么分量,但小国共同合作能起到一定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捍卫国际法,这是重要的。当大国行事违反国际法时,大声指责它们的违法行为和双重标准,试图恢复人们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信心。这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正因如此,新加坡始终恪守国际法义务,尽所能维护国际法,如坚决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以哈战争方面,我国谴责哈马斯去年10月7日的袭击是恐怖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不能以任何理由辩解。与此同时,联合国大会上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的决议,包括呼吁立即在加沙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我国是共同提案国之一,也投票赞成决议。我国也一再呼吁各方遵守国际法规定的义务,包括国际人道主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