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校际运动会中,更多运动项目采用新赛制,让学生运动员参与至少六场比赛,给予他们更多参赛机会,即使在第一轮落败,也不会马上出局,告别赛场。

根据新制,各队伍按照去年表现,先与能力相近的队伍在“小组赛”(Pool)中较劲,再进入不同水平的“联赛”(League)阶段与实力相当的队伍比赛。晋级到最高水平联赛的队伍将争夺冠军。

教育部指出,根据传统赛制,许多队伍可能在首阶段比赛后就被淘汰,新赛制可让学生在运动会期间参与至少六场比赛。

教育部长陈振声星期二(1月30日)为2024年全国校际运动会主持开幕。他说,改变赛制是为学生运动员提供更公平的参赛机会。“新赛制能让学生运动员跟能力相近的对手比赛,鼓励他们共同进步。”

今年起,小学高年级组别(Senior Division,小五和小六)比赛中,采用新赛制的运动有10项:羽毛球、篮球、地板钩球、足球、曲棍球、英式篮球、橄榄球、垒球、乒乓球和排球。

延伸阅读

校际运动会开幕 今年更多赛事在体育城举行
校际运动会开幕 今年更多赛事在体育城举行
新赛制校运会全面复办 学生参赛机会增加
新赛制校运会全面复办 学生参赛机会增加

中学低年级组别(C Division,即中一和中二生)比赛则有九项运动:篮球、地板钩球、足球、曲棍球、藤球、垒球、乒乓球、网球和水球。

教育部去年率先为乒乓球、网球和水球,推出“分类赛与联赛”(Classification and League)制。这三项运动今年改采“小组赛与联赛”制。

在传统的校区赛中,半数学生运动员只能参加三至五场比赛。在“分类赛与联赛”制下,在校区赛被淘汰的队伍还有机会晋级,与能力相近的队伍较量,增加学生的参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