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盛港集选区议员蔡庆威指在日本用手机钱包乘公共交通可即时看到扣除了多少车资,陆路交通管理局澄清,日本的虚拟Suica卡也是一种储值卡式票务系统。
蔡庆威星期一(2月5日)在国会提出他在日本使用手机钱包乘搭公交时的经历。陆交局星期五(9日)在脸书贴文澄清,蔡庆威可能认为那是一种账户式票务(account based ticketing,简称ABT),但其实它是储值卡式票务(card-based ticketing,简称CBT)。
“我们已经与我们的日本同行确定,包括添加在手机钱包上的虚拟Suica卡在内的Suica系统,属于一种CBT系统。”
陆交局说,香港的虚拟八达通(Octopus)卡同样是一种CBT卡,它们与本地的易通卡类似,可在收费闸门和巴士读卡器上显示费用和余额。
陆交局也用香港、伦敦、纽约、首尔、台北,以及东京的CBT及ABT系统与新加坡使用的这两种系统作比较。
除了首尔只使用CBT,其他几个主要城市均使用CBT和ABT两种系统。新加坡的ABT系统接受储值卡及银行卡,但其他几个使用ABT的城市中,除了纽约接受储值卡(OMNY),其余几个均不接受储值卡。上述有ABT系统的城市,也都不支持在读卡器上显示余额。
陆交局最初在今年1月9日宣布,从6月1日起,还未提升为新易通卡的成人易通卡和NETS万捷通卡不能用来支付公共交通车资。消息一出,引发争议。公众最不满过渡到新易通这个ABT系统后,不能在地铁闸门和巴士阅卡器马上看到所扣除的车资和卡内余额。
不到两周,陆交局于1月22日宣布额外投入4000万元提升和维护CBT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让系统持续使用到至少2030年。 过渡到新易通的计划则无限期推迟。
交通部长徐芳达星期一也在国会中,回答多名议员针对这个课题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