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用事业局与美国大学和美国公司合作,将在大士兴建全球最大的海洋二氧化碳去除厂,建成后预计每天可从海水和大气层去除10公吨的二氧化碳。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美国公司Equatic(前称SeaChange)和我国公用局星期二(2月27日)发联合文告说,在接下来的18个月,来自UCLA碳管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Carbon Management),以及Equatic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专家,将在位于大士的公用局研究与发展设施,兴建全球最大的海洋二氧化碳去除厂(ocean-based carbon dioxide removal plant)。
新厂名为“Equatic-1”,耗资2000万美元(约2689万新元)建造,所采用的技术于2021年在宜居挑战(The Liveability Challenge)中夺冠,去年已在洛杉矶和新加坡完成试点计划。
去除二氧化碳的技术,是用电解处理公用局海水淡化厂提取的海水,以引发一连串化学反应。含有二氧化碳的海水会分解成负碳氢(carbon-negative hydrogen)和氧,二氧化碳则会转化成钙和镁基的碳酸盐等封存至少1万年。
Equatic目前在大士试验的海洋二氧化碳去除厂,每天能去除0.1公吨的二氧化碳;新厂落成后,去除二氧化碳的能力料提升至每天10公吨,同时还能生产近300公斤的负碳氢。若这一项目成功,Equatic将把技术商业化,在全球推广。
Equatic联合创办人丹丁·西蒙内蒂(Dante Simonetti)说,去年在新加坡投入运行的试点厂提供了关键的表现数据,以证实二氧化碳的去除率、氢气的生产率,以及相关的能源需求,有助确认新厂的设计和工程。
公用局首席工程与科技官彭志明说:“公用局很高兴能进一步同UCLA和Equatic,一同研发一种能与公用局海水淡化厂实现协同作用的方案。我们坚信能与学术界和私人领域合作,透过技术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目前本地每天用水量约为4.4亿加仑,到了2065年预计需求会增加近一倍。公用局的碳足迹到时也会相应上升超过两倍,二氧化碳当量从目前的27万9000公吨,增至约100万公吨。
为降低碳足迹,公用局三管齐下,即通过以太阳能替代碳基能源、减少碳排放量和消除碳排放,实现最迟在2045年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