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延长特需人士入职培训计划,并多管齐下,在未来两年助200名特需人士就业。同时通过提高交通补贴及设立工作室等举措,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星期三(3月6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部门开支预算时,宣布多项推动特需人士就业及融入社会的举措。
在《2030年加强残障服务总蓝图》下,政府将加强特需人士的就业支持,以实现在2030年让本地特需人士就业率达到40%的目标,并提供足够资源,协助他们更好地在社区中生活。
首先,当局将扩大特需人士的入职培训计划(Place-and-Train),并将计划纳入常规的就业支持措施中,预计在未来两年,帮助200名特需人士就业。这项计划2021年推出,截至去年12月,已协助超过330名特需人士就业。
聘请特需人士的雇主,政府将津贴特需员工月薪的九成,为期一年。为了鼓励特需人士提升技能,特需员工可获九成的培训津贴。
另外,协助培训特需者的庇护工作室(Sheltered Workshop)目前有1700个名额,当局承诺最迟2030年,增加多500个名额。
庇护工作室帮助的对象是能力适宜工作、但尚未准备好或无法就业的特需人士,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工作技能培训与就业支持。今年,位于景万岸—菜市社区服务中心的特别需求者协会(APSN)庇护工作室,将率先增加100个名额。
在残障者交通津贴(Enabling Transport Subsidy)下,从下个月1日起,给予特需人士的交通津贴将增加,以减轻轮椅使用者与低收入家庭的负担。
据估计,约四成获得津贴的特需人士,交通费负担可减轻10%或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