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环线第六阶段的土木工程已经完成约88%,列车服务将如期在2026年投入运作。

陆路交通管理局发言人星期二(3月12日)向媒体透露上述进展时提到,环线第六阶段的吉宝、广东民和爱德华太子站,以及相关隧道的建筑工程已经大致完成。目前在兴建地铁站的入口处和路面结构,及进行机电工程。

在2017年因为广东民站建筑工程需要拆除存放的丹戎巴葛火车站月台顶盖,自去年7月起,陆续从修复厂运回原地组装,预计本周完成搬运。

发言人说,月台顶盖的修复工程进度良好,已经完成约70%的工作。

在2017年因为广东民站建筑工程需要拆除存放的丹戎巴葛火车站月台顶盖,自去年7月起,陆续从修复厂运回原地组装。(陆交局提供)
在2017年因为广东民站建筑工程需要拆除存放的丹戎巴葛火车站月台顶盖,自去年7月起,陆续从修复厂运回原地组装。(陆交局提供)

由于广东民站建在丹戎巴葛火车站月台下,部分月台结构须先拆除,待新地铁站建好后才装回原位,以保护这个国家古迹的历史文化。

延伸阅读

环线两地铁站一侧月台关闭首日 乘客出行大致顺利
环线两地铁站一侧月台关闭首日 乘客出行大致顺利
包括建造高速测试轨道 我国铁路测试中心首阶段工程完工
包括建造高速测试轨道 我国铁路测试中心首阶段工程完工
修复后的丹戎巴葛火车站月台顶盖将衔接环线第六阶段广东民站的一个入口处。地铁站启用后,“旧”月台将对外开放,确切用途日后公布。(陆交局构想图)
修复后的丹戎巴葛火车站月台顶盖将衔接环线第六阶段广东民站的一个入口处。地铁站启用后,“旧”月台将对外开放,确切用途日后公布。(陆交局构想图)

受影响的结构包括火车站两排各长约290公尺的月台顶盖和梁柱。它们在2017年11月被拆成63块,存放在附近的修复厂进行修复,工程包括清理、修补裂缝及脱落的屋瓦装饰,和重铺石膏等。

每块结构长九公尺、宽13公尺和高六公尺,加上钢铁支架重约60公吨,须要动用两台自行式模块运输车(Self-Propelled Modular Transporter,简称SPMT)运送。

每块结构需要动用两台自行式模块运输车运送,需要经过认证的工人操作。(陈渊庄摄)
每块结构需要动用两台自行式模块运输车运送,需要经过认证的工人操作。(陈渊庄摄)

修复厂和火车站月台原址距离约700公尺。每次运送需要六名工人——两名员工负责操作SPMT,另外四人在前方和周围帮忙“看路”。为避免破坏结构,SPMT的时速不超过五公里。

2017年搬动第一块结构时,由于不熟悉过程,单是搬运就耗时六小时。如今,工人已经熟能生巧,只要约一小时就能把一块结构从修复厂运回火车站月台原地。

顶盖结构移回原位后,工人会为梁柱建基脚,将顶盖连上,待结构稳固后逐步拆除支架。(陈渊庄摄)
顶盖结构移回原位后,工人会为梁柱建基脚,将顶盖连上,待结构稳固后逐步拆除支架。(陈渊庄摄)

结构移回原位后,剩余工程包括为梁柱建基脚,将切割的顶盖连上,待整个结构稳固后逐步拆除支架。顶盖结构重组后,工人会建造护土墙,再铺上水泥,月台重建工程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