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屋转售市场在学校假期的淡季后回弹,今年7月的交易量环比激增近40%,超过3000宗,是14年来的单月新高;百万组屋交易量则首次破百,达120宗,其中四成刚满五年最低居住期限。
房地产网站99.co和新加坡房地产联合交易网(SRX)星期二(8月6日)发布的预估数据显示,7月共有3049个单位的组屋易手,环比增加39.6%,同比增加48.3%。这是2010年6月以来最高的单月组屋转售量。
在这些交易中,四房式单位占多数,达46%,接着是三房式(24.9%)、五房式(23.5%)和公寓式(5.6%)。
7月的组屋转售价环比上涨0.6%,同比增加7.6%。其中,成熟区组屋的转售价环比上升0.5%,非成熟区上升0.6%。以房型来看,三房式单位的转售价环比上升0.3%,四房式1.3%,公寓式1.3%;五房式则降0.1%。
7月以超过百万元转手的组屋共有120个,占总交易量的3.9%。其中的47个是刚满五年最低居住期限(Minimum Occupation Period,简称MOP)的单位。百万组屋交易最多的地区是加冷黄埔(23宗)、红山(21宗)和女皇镇(18宗)。
分析:MOP单位比往年少 推高售价
SRI研究与数据分析部主管莫汉(Mohan Sandrasegeran)说,刚满MOP的组屋单位仍很新,质量也好,因此深受欢迎;加上在今年达到MOP的单位比往年少,约有1万3000个,因此推高这类单位的售价。
转售价最高的是碧山24街“怡然阁”(Natura Loft)的一个五房式单位,达156万8000元。在非成熟组屋区,转售价最高的是榜鹅场(Punggol Field)的一个五房式单位,达122万8000元。
今年首七个月累计共有543宗百万组屋交易,超过去年全年的470宗。
99.co首席数据官哈金(Luqman Hakim)说,组屋转售量通常会在7月回升,但今年的增幅更大显示,有更多私宅屋主购买地点或房型更佳的组屋。“随着利率预计将下调,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家庭将更有能力购买公寓,对转售组屋的需求会随之减少。但在那之前,会有更多这类买家选择购买优质组屋。”
莫汉说,今年的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从四轮减至三轮,预计在10月的最后一轮销售活动前,转售市场会持续活跃。
大亨房地产网站(MOGUL.sg)首席研究师麦俊荣也说,本地将从10月起实施新的组屋分类框架,促使想在较好地段购买组屋的买家考虑转售市场,避免受“优选”和“黄金”地段组屋的10年最低居住期限等条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