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40年的现有高才教育课程模式将更新,从2027年起,各小学将以更具包容的新形式栽培能力较强的学生。

与目前每届约1%的高才教育课程(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简称GEP)学生在九所小学接受培养的情况不同,新模式将让每届约10%能力较强学生在各自校内上增益课,让他们发展各自的强项,比目前每届约7%参与这类学习项目的学生比率来得多。今年入学的小一生是第一批受影响的学生。

参与校本增益课程(School-based programmes)的学生中,一部分能力更高者,有机会到附近学校参加课后增益课程(After-school modules),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更深入探索,与其他有类似能力和强项的学生交流。

参与课后增益课的学生,估计占每届学生超过1%。也就是说,往后这些有机会获进一步栽培的较高能力学生比率,将比目前获选加入高才教育课程的比率更高。

黄循财总理星期天(8月18日)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时宣布,政府准备更新推行了40年的GEP,以新方式来栽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育部星期一(19日)召开说明会透露更多细节。

延伸阅读

教育部将加强学校基础设施 支持学习与教学需求
教育部将加强学校基础设施 支持学习与教学需求
改善教育体系与设施提升学习乐趣
改善教育体系与设施提升学习乐趣

教育部指出,现有的GEP已实行多年,取得良好成果。然而,由于近年国际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才能可能会在不同年龄阶段显现,并且可能在多方面或某一个方面展现特殊能力。

教育部长陈振声说,各校多年来累积了经验,目前也具备能力和师资,对较高能力学生进行适当栽培。(郑一鸣摄)
教育部长陈振声说,各校多年来累积了经验,目前也具备能力和师资,对较高能力学生进行适当栽培。(郑一鸣摄)

另一方面,如今各校对培养较高能力学生更有经验和能力。自2007年,所有小学开始为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开办增益课程,例如E2K数学增益项目。

考虑到有些学生的才能需要较长时间显露,他们未必能在小三阶段,也就是参与现有GEP的遴选时充分发挥潜力,教育部认为有必要给予这些学生更多支持。

此外,教育部也观察到,不少学生在参加GEP遴选时承受不少压力,更多人为了通过选拔报读私人补习或增益班。因此希望对能力较强学生采取新的的栽培形式后,能鼓励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发掘自己的强项和兴趣,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应付GEP选拔。

教育部长陈振声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各校多年来累积了经验,目前也具备能力和师资,对较高能力学生进行适当栽培。他指出,目前每届小学生大约3万多人,其中约10%,也就是3000多名较高能力学生在超过180所小学参与增益项目。平均来说,每所学校约15人左右。

“整体上来说,我们有足够资源分配给各校,支持他们开办这些学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