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八成的本地居民,对自己与邻居的关系表示满意,比率较前一年的近七成有所上升。其中,更多人反映,邻居会主动减少不必要的噪音,或在进行可能打扰到他人的活动前事先告知。
新加坡行善运动(Singapore Kindness Movement),星期六(9月21日)在社区事务署的“一联通之友”网络(OneService Kakis)答谢会上,公布年度优雅行为调查中,有关睦邻关系的结果。外交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也出席活动。
在六项邻里行为中,有三项的满意度升幅最大:
59%的受访者说,邻居愿意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较上一年的36%,增加23个百分点;
56%的受访者说,邻居在进行可能打扰到他人的活动前会提前告知,较上一年的36%,增加20个百分点;
50%的受访者说,邻居会主动减少不必要的噪音,较上一年的30%,增加20个百分点。这包括使用门挡防止门猛地关上,或在家具脚下安装滑轮,以减少家具移动时发出的噪音。
另一方面,邻居之间遇到不便的情况有所减少,即使遇到了问题,大多数人也更愿意通过非正式的方式,例如与邻居沟通,而不是通过投诉或求助于官方渠道。
根据调查,36%的受访者没遇到不便,这比上一年增加八个百分点;39%的受访者会直接与邻居沟通,寻找解决办法,比上一年增加六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虽然邻里之间的互动有所改善,但调查指出,受访者仍觉得某些方面有待改进,尤其是减少在公共区域吸烟,以及在晚上等安静时段尽量减少噪音。
新加坡行善运动今年1月在线上进行2023-2024年度的优雅行为调查,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1000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根据今年5月首次发布的部分调查结果,我国25岁至44岁人群的优雅行为意识提升幅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