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加坡向绿色经济转型,我国须有创新方法来更好地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市区重建局正检讨规划准则,并且探讨完善政策和计划,以结合更多用途,例如在工商业发展项目中,融入住宅和休闲空间,创建更多混合用途区。
国家发展部兼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星期四(10月24日)在配合市建局2025年发展总蓝图草案举行的“促进可持续增长:塑造未来职场空间”展览上致辞时表示这点。
七成受访者希望工作地点靠近住家
市建局与数码发展及新闻部进行的2024年度生活方式调查显示,七成受访者反映,在选择工作地点时,是否靠近住家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包括步行到地铁站的距离、附近是否有小贩中心、食阁或零售店铺。
陈杰豪说:“将商业节点(business nodes)战略性地分布在不同地区,我国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空间,满足不同领域的各种需求;将企业与相关活动和基础设施集聚在一起,可改善协作和生产力。”
他指出,由淡滨尼和兀兰等区域中心,以及碧山等小型区域中心形成的东、西、北区三大经济门户,将协助新加坡和企业与世界连接。
市区仍将是我国核心金融中心,将改造成具吸引力的多用途景点,包括提升滨海湾的吸引力。滨海湾金沙综合度假胜地正增添更多会议、会展与奖励旅游(MICE)空间,滨海南也拟建康养中心;市建局也在检讨策略发展项目奖励计划(Strategic Development Incentive Scheme)。
樟宜机场T5发展地面交通中心
东区经济门户(Eastern Gateway)方面,当局将在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T5)发展结合巴士、地铁及其他点对点载客服务的地面交通中心,改善樟宜机场与全岛其他地区之间的衔接。樟宜航空园也将通过未来的樟宜东工业区,以及第二个机场物流园,扩大规模。
在西区经济门户,裕廊创新区的11公里长的空中走廊(Sky Corridor)第一阶段将在明年竣工,全面落成后会贯穿整个园区,鼓励人们步行与骑脚踏车,同时另辟无人驾驶自动交通工具专用道。区内的地下物流交通网也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大士港口的新综合建筑预计2027年建好,让海事局港口控制中心和与港口相关企业同一屋檐下。
待新柔地铁系统通车,以及柔新经济特区设立后,将催化北区经济门户的发展,为高价值制造业和一般工业创造机遇。
陈杰豪说,政府将继续与工商业界和员工紧密合作,规划和设计多元化的空间,以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