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医院推出一项为期一年的大型研究,公开招募1700名愿意长时间佩戴智能手表的志愿者,以记录各种数据。部分志愿者会配数码健康生活教练,给予专业个人化指导,以研究这类做法能否有效促进更健康生活。
这项名为“启动健康生活”(wearable technology-driven digital health coaching,简称ACTIVATION)的研究项目在今年8月推出,至今已有超过300名志愿者加入。
所有志愿者将免费获得一个智能手表,并随机分成三组。其中700人只获得智能手表,另有500人则须额外下载一个指定应用来记录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相关信息。最后一组500人除了有前两样外,还搭配拥有护理经验的数码健康生活教练,可为参与者制定个人化的健康生活目标。
分组设计旨在更清楚评估不同对照组,对于促进健康生活的效果,和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更有效方案。
参与研究项目的志愿者,须符合特定条件,包括介于21岁至75岁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在研究期间要长时间戴智能手表,以及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旗下医疗机构(黄廷方综合医院除外),包括七家综合诊疗所和西部私人诊所有求医记录,如高血压、高血脂、体重过重、糖尿病及前期糖尿病等。
以亚历山大医院医疗新创部门主任兼首席调查研究员叶文俊医生为首的研究团队,将每隔三个月跟进所有志愿者进展,并希望能在明年2月前成功招募1700人参与。
叶文俊说,这项大规模研究重点,是通过智能手表、专门应用以及数码健康教练的专业知识,协助个人查看生活习惯,从而改善整体健康状况。获得卫生部资助的研究,有望为医疗保健领域的数码解决方案和未来公共卫生策略提供更多参考。
志愿者每天需佩戴智能手表至少八小时
研究团队建议志愿者每天白天佩戴智能手表至少八小时,能全天候佩戴更佳。曾担任护士长达28年的数码健康生活教练叶佩玲,是研究项目现有的三名数码健康生活教练之一。
她指智能手表可探测佩戴者的活动量如步数、心跳次数、睡眠状况等。除了第一组仅佩戴智能手表的志愿者,其余两组人都可通过专属应用的仪表板,看到各自的健康指数。
她举例,如果系统探测到志愿者的睡眠情况不佳,就会发送通知到智能手表或手机应用,提醒注意事项。
随着更多志愿者加入,研究团队有意增加数码健康生活教练人数,以便为第三组的参与者提供更多指导。
有意参与者,可前往亚历山大医院及国大综合诊疗所旗下的七家诊疗所报名,或致电9650 5306(英语)、8878 6148(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