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各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却不足,现有努力进展缓慢,料使全球气温到本世纪末上升2.7摄氏度,与三年前的预测一致。

非营利研究组织“气候行动追踪”(Climate Action Tracker)星期四(11月14日)发布最新的全球暖化预测分析报告指出,尽管各国过去三年在应对全球暖化展开不少对话,但压制全球暖化的努力实际上停滞不前,凸显了各地政府减排的紧迫性与气候变化的现实严重脱节。

报告指出,在现有环境政策下,到本世纪末,全球的升温中位数为2.7摄氏度,并有33%可能升温多达3摄氏度以上,10%可能升温超过3.6摄氏度,远远超出《巴黎协定》致力于把全球暖化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目标。

报告研判,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势必加剧全球暖化,他上任后废除的绿色政策越多,全球暖化的风险越高,到本世纪末可能导致气温攀升额外0.04摄氏度至0.9摄氏度之间。

综合外媒报道,特朗普上任后有计划跟上一任期一样退出《巴黎协定》,这次也可能彻底退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延伸阅读

全球气温升高1.54摄氏度 今年或成有记录来最热一年
全球气温升高1.54摄氏度 今年或成有记录来最热一年
我国公布减排时间线 设2028年达排放顶峰
我国公布减排时间线 设2028年达排放顶峰

我国洁净能源政策值得肯定

根据报告对我国的气候行动努力分析,我国落实的洁净能源政策值得肯定,包括今年2月在财政预算案上宣布设立未来能源基金(Future Energy Fund),首期注资50亿元,以推动我国在未来约20年内完成规模庞大的能源转型。我国也有望在2035年前实现低碳电力进口目标,满足约三成的国内电力需求。

但报告指出,我国也在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计划提高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以及天然气发电能力,这些都对环境不利。报告也预测我国能超额实现2030年的减排目标,因此下一个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应设定得更具雄心。

我国日前已向联合国提呈《两年期透明度报告》,预计要让温室气体排放在2028年达到顶峰,约为6443万公吨,之后逐步下降到2030年为6251万公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