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开设渔场,鱼群所释放的氮气、磷和碳等营养废料若超标,就会影响水质并破海洋环境。我国因此计划修改条例,通过限制废料排放而非鱼群数量,来鼓励渔农采取可持续的养殖方式增加产量。

经过一年的商讨,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在星期二(1月19日)举行的亚太农业食品创新峰会上,公布了我国首份新加坡水产养殖计划(Singapore Aquaculture Plan)。

这份计划由五个部分组成,制定合适的监管框架是其中之一。

许宝琨致辞时说:“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框架,对于推动行业提升,及确保它可持续地长远发展极为重要。我们设计的监管框架,旨在确保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符合国家对安全、空间优化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标准。”

目前,为保护珊瑚礁的生长环境和水质,当局对渔场的养殖量设了限。新加坡食品局打算修订标准,未来不再限制鱼群数量,而是规定营养废料排放不得超标。

例如,来自鱼粪便的氮气(nitrogen)和磷(phosphorus)可能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进而消耗水中的氧气。

许宝琨说,通过科学的监管方式,能够鼓励渔场采纳可持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以减少营养废料的排放,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产量。

食品局于2022年宣布推出水产养殖计划,并在去年成立可持续水产养殖和高效水产养殖两个小组委员会,来拟定计划内容。

水产养殖计划的另四个部分涵盖空间和设施规划、科研、发展养殖生态系统,及提高市场对本土农水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