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科研人员找到不同肠道微生物和二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为利用中药、针灸、气功等中医手法,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以治疗糖尿病,提供指导。
卫生部卫生总司长麦锡威教授,在星期天(12月8日)举行的新加坡国际中医药高层论坛上,介绍此项由新加坡中医研究院领衔完成的科研项目,相关论文已于11月发表在总部位于瑞士的国际学术刊物《营养物》(Nutrients)上。
二型糖尿病的成因是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以高血糖为特征,约占糖尿病病患85%以上。
麦锡威在致辞中说:“此类国际性的科研和论文发表,对于将中医药研究和进展在全球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国际上对中医药的认可和理解。”
项目负责人,南洋理工大学生物科学院资深讲师赵雁,也是新加坡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她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肠道微生物和二型糖尿病关联的研究项目从去年8月开始,有六名科研人员参与,项目得到中医研究院专项资金支持。
“研究旨在通过找到二型糖尿病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利用中医调控二型糖尿病的机制,用中药、针灸、气功锻炼等组合疗法为病患提供治疗方案。”
赵雁向记者介绍,科研人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查阅几千份科技文献,并结合南大的实验室成果,对糖尿病患者中的肠道微生物群失衡状况,做系统分析,并发现一批比例异常的微生物。
她说尽管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目前以西医为主,但科研团队下来计划在发表论文的基础上,开展一个利用气功方法,干预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肠道菌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