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一名男子持刀出现在金文泰邻里警局外,与警察对峙时突然拿刀冲向警员。警员朝他开了一枪,将他制服在地。当时开枪的警员是一名国民服役人员,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执行任务时开枪。

他日前匿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回忆两年前的这起事件。

事件发生在2022年2月17日晚上8时40分左右。涉事男子喝了咳嗽药水和吃了安眠药后,报警称有人要杀他和母亲。

他接着持刀出门砍人,两个路人顺利逃脱,但另一人不幸被砍伤。男子接着搭德士到金文泰警局外大闹,更不顾警员劝说,持刀冲向警员。

警员随后开枪制服男子,子弹击中他的左手臂。

延伸阅读

警员拔枪射击持刀男 验尸庭:警员没不当使用配枪
警员拔枪射击持刀男 验尸庭:警员没不当使用配枪
白沙公园一男子报假案后袭警 遭警员开枪制伏
白沙公园一男子报假案后袭警 遭警员开枪制伏

回忆起男子拿着刀逼近自己时,这名22岁警员说,自己的确感到紧张,但他也知道情绪会影响判断。“我告诉自己要保持冷静,明智地判断现场情况。”

“他完全没有回应我们的多次口头警告。不仅不配合,还大声喊叫且言语含糊,并继续向我们逼近。”

他说,当时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想法,是确保附近没有公众会受到人身威胁。与此同时,他也一边听男子说话,一边快速思考下一步和可能的情况。

高压下做决定不易 责任感让他保持冷静

千钧一发之际,警员得瞬间决断是否开枪,个中压力常人难以想象。但对他来说,公众、队友及自身安全至上。“男子对口头警告屡劝不听,对我和队友的生命安全构成了迫切威胁,我最后决定开枪。”

庆幸的是,肇事男子并未受重伤;警员过后也接受了警队心理学家的心理辅导。这名警员已完成国民服役。

对于公众质疑警察在这类案件中开枪的必要,他说:“警方始终以平息局势为目标,例如通过对话、口头命令以及考虑使用非致命武力选项来解决问题。但不幸的是,在某些关键时刻,生命会受到威胁,为保护公众和警员,用枪是必要的。”

开枪训练是警员训练中关键的一环,要求极为严格。从快速拔枪射击到昏暗环境下的精准射击,每个环节都须熟练掌握。握枪的姿势、扳机的扣动方式、后座力的吸收,训练员对这些细节一次次打磨,确保警员在实战中既能精准应对,又能保障自身安全。(邬福梁摄)
开枪训练是警员训练中关键的一环,要求极为严格。从快速拔枪射击到昏暗环境下的精准射击,每个环节都须熟练掌握。握枪的姿势、扳机的扣动方式、后座力的吸收,训练员对这些细节一次次打磨,确保警员在实战中既能精准应对,又能保障自身安全。(邬福梁摄)

《联合早报》记者在警方邀请下体验警员的训练过程:使用擒拿战术、警棍、泰瑟电击枪(Taser)和手枪。

这些必备技能属于不同的武力等级,警员会在训练中根据情境,学习判断使用何种武力;而开枪往往是最后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