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行业工作者一般具备的技能如设计创造、活动策划等在其他行业日益受青睐,“非创意类工作”中约七成也要求这方面的能力。
以软件开发者为例,他们必须理解设计概念,开发人们容易使用的产品。同样的,餐馆经理须懂品牌管理,以便有效地吸引顾客。
新加坡精深技能发展局星期三(1月22日)发布第四版的《未来经济技能需求》报告,除了和往年一样聚焦数码、绿色和关护这三个高增长领域,这次也介绍创意行业的技能需求和人工智能科技在行业的运用等趋势。
精深局根据2019年至2023年的工作招聘网站如MyCareersFuture的数据,了解不同工作对技能要求的改变。
本地有约15万名创意工作者,创意工作包括艺术、文化遗产与活动、景点、设计、媒体相关的职业。根据报告,创意行业的技能愈加在其他领域获重视,约七成的非创意类工作对这方面的技能也有需求。创意行业常见的技能包括设计创造和开发、吸引客户管理策略、工具开发、市场调查等。
精深局向约100名创意工作者进行调查后也发现,更多工作者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在设计首饰时进行三维建模,或创造社交媒体内容。
超过57%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Adobe Firefly、Midjourney等。约85%觉得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影响工作。约四成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感到乐观,觉得科技可提高效率,而不是取代人类创意。
23%则表示不确定,部分人也关注人工智能使用的知识产权、道德等问题。
一站式网站 方便公众搜索职业和技能趋势信息
为了方便公众利用《未来经济技能需求》报告的信息,精深局推出一站式“职业与技能网站”(Jobs Skills Portal)。除了收录这份常年报告,网站的不同数据仪表板(dashboard)也让公众能根据个人需求搜寻信息。
例如,公众可利用“优先技能”仪表板了解数码、绿色和关护领域重视的技能,或通过“职位要求”仪表板认识特定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以及使用的工具和应用。
如果有意转换工作岗位,公众也可使用“技能和职业流动”仪表板,参考理想工作的薪资、工作需求、现任工作具备的技能是否符合要求等指标。仪表板呈现的数据集合招聘网站广告、人力部薪资等信息。
培训机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和职业导师也可利用平台掌握技能的发展趋势,相应地加强培训课程,或为求职者提供引导。
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颜晓芳星期三在精深局主办的论坛上,为《未来经济技能需求》报告和新网站主持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