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持续上升,加上气候变化带来的多风多雨,到了2100年,本地约三分之一面积属洪水易发地段。政府将为海岸及洪水防护基金注入多50亿元,使基金总额增至100亿元,确保建设海岸防护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可持续。
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星期二(2月18日)下午发布财政年预算案声明说,防护海岸的措施可能从2030年代陆续落实,前后需要20多年或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现在就要开始拨备资金,这是深思熟虑的决定,确保我们有足够资金持续这方面的投资,对这一代和后代都有利。”
公用局2021年启动为期约四年的市区—东海岸海岸线研究。这一海岸线全长57.8公里,分为樟宜、东海岸—滨海,以及南部濒水区三段。
黄总理说,裕廊岛和西北海岸的研究在进行中,南部濒水区和樟宜的研究则预计今年完成。“我们会一步步完成全岛的防卫海岸计划。”
他指出,从建设海堤、堤坝和潮汐闸门,到填海造地,政府正在计划一系列解决方案更好地保障新加坡。
例如,我国2023年宣布通过填海在东海岸水域建造名为“长岛”的800公顷人工岛,以缓解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
这是一个浩大工程,从研究到落成需要数十年。单是技术研究需大概五年时间,包括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了解地段的土壤,以及征询利益相关者的反馈等。
黄总理重申,削减碳排放之际,我国也须预想最坏的局面,并采取行动保障新加坡免受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
副总理王瑞杰2020年发布财政预算案时宣布成立海岸及洪水防护基金,初期先注入50亿元,政府之后会在我国财政状况许可时再注入更多资源。
2019年,国务资政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提到,预计未来100年,政府会投入1000亿元来应对海平面上升构成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