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诈骗受害者设立补偿基金在执行上挑战重重,因为诈骗资金往往与其他犯罪所得混杂,难准确区分和分配,基金也可能被诈骗分子滥用,反而助长诈骗活动。
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星期五(2月28日)在国会回答工人党阿裕尼集选区议员严燕松的提问时,作出以上解释。
严燕松询问,政府会否考虑为诈骗受害者,设立补偿基金。
孙雪玲说,追回的涉案金额,可能与其他非诈骗活动所得混在一起,因此在实际操作上,要分配和追踪哪些款项应归还受害者,哪些该由国家充公,存在难度。
“在反诈骗中心追回的款项中,我们无法通过调查,准确判断所有金额是否都与诈骗有关,许多犯罪团伙除了诈骗,还涉及其他非法活动,如非法借贷等。因此,追回的款项,不只包括诈骗所得。”
此外,诈骗分子也可能利用加密货币等手段处理非法所得,使资金流动变得更复杂,并增加追踪难度。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二(25日)公布2024年全年诈骗和网络犯罪数据。诈骗总损失金额在前年下降后,去年的损失金额激增70.6%,从6亿5180万元,增至11亿1240万元,写下历史新高。
然而,当局仅追回1亿8200万元,占诈骗总损失额的一小部分。
孙雪玲指出,由于追回金额远低于受害者的损失,若设立补偿基金,“索赔的人将远多于追回的资金”。
她还补充说,如果诈骗分子得知有这类基金,可能设法钻漏洞,以其他手法骗取基金的资金,“拿回”部分诈骗所得。
“政府正在考虑各种提案,以找出把追回的诈骗所得归还受害者的最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