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医生在不使用胸腔手术的前提下,为三名植入人工心脏供血泵的病患,成功去除装置内的生物阻塞物,不仅手术时间减半,术后康复时间也从一两周缩短到两三天。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医务人员星期四(3月27日)召开记者会,宣布在本地首次将一种成熟的血管堵塞治疗法用在清除左心室辅助器(LVAD)内的阻塞。两名术后康复良好的患者也受邀与记者见面。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结构性心脏介入治疗主任叶俊良副教授(右一),心胸外科顾问医生查希尔(Zameer Abdul Aziz) 助理教授(左一),主要临床协调员郑慧敏(左二)和接受过“机械心脏泵”修复手术的患者黄俊贤(右二)和里萨尔(Rizal Ismal,中), 星期四在记者会上共同接受记者采访。(陈斌勤摄)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结构性心脏介入治疗主任叶俊良副教授(右一),心胸外科顾问医生查希尔(Zameer Abdul Aziz) 助理教授(左一),主要临床协调员郑慧敏(左二)和接受过“机械心脏泵”修复手术的患者黄俊贤(右二)和里萨尔(Rizal Ismal,中), 星期四在记者会上共同接受记者采访。(陈斌勤摄)

人体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中心,日夜不停地工作,每分钟泵出相当于约四瓶红酒容量的含氧血液到人体全身,而左心室就是执行泵血任务的最重要部位。

左心室辅助器,是一种通过手术植入心脏衰弱病患胸腔内的人工心脏泵。然而,这个装置在人体内长期使用后,内部管道可能会被生物残留物堵塞,导致泵血功能失灵。一般的解决方法只有对患者再次进行高风险的胸腔手术,这种手术不仅有感染风险,而且康复时间一般要一至两个星期。

国家心脏中心利用“球囊和支架”手术疗法,从病患大腿处插入一个特质塑料制成的“小球囊”,并引导到被堵塞的LVAD软管。球囊充气后会清除堵塞,然后再放置金属支架以保持通道开放,确保LVAD正常运作。

延伸阅读

“新心安达”计划为心衰竭病患量身制定治疗方案
“新心安达”计划为心衰竭病患量身制定治疗方案
本地首例成功 应用电切术治疗结构性心脏病
本地首例成功 应用电切术治疗结构性心脏病

国家心脏中心结构性心脏介入治疗主任叶俊良副教授说:“将成熟技术用作人工心脏供血泵的‘清道夫’,意义重大。”

根据中心提供的数据,本地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持续上升,心脏移植等待名单每年都在增长,等待时间可达数年。目前,超过50名患者依赖左心室辅助装置作为移植过渡手段或作为永久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