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至少参与一次志愿服务的人,生活质量比不做义工的人高。定期做义工的人,普遍拥有更密切的社交关系与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且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由国家福利理事会主办的新加坡义工管理大会星期五(3月28日)在滨海湾金沙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吸引约600人到现场参与活动。副总理王瑞杰和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也一同出席活动。

福理会2024年展开生活质量调查,了解社区参与对个人和他人的价值。调查显示,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服务的受访者,生活质量良好的可能性是非志愿者的1.5倍。

福理会希望到了2030年,每两名义工当中,至少有一人是定期义工,高于目前三分之一的比例。因此,理事会正与社会服务机构密切合作,完善义工管理实践,包括聘请更多义工经理,精心设计义工服务岗位和未来发展,让义工找到符合兴趣的服务内容,鼓励他们长期参与。

定期义工每月投入时间,为服务对象提供持续支持,不仅能互补社会服务专业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服务领域的人力资源。

延伸阅读

志愿者是大型活动重要助力 政府拟推更多专业培训
志愿者是大型活动重要助力 政府拟推更多专业培训
应对猫狗突发紧急情况 百名义工受训学急救技能
应对猫狗突发紧急情况 百名义工受训学急救技能

新加坡义工管理大会还向26个社会服务机构及其企业合作伙伴颁发奖项,表彰他们在V计划中的贡献,以及对义工服务所作出的积极付出。

V计划在2023年3月推出,旨在扩大企业志愿服务,促进民间组织、私人企业与公共机构的3P(People, Private, Public)领域合作,建立可持续的志愿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