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晚上,地铁业者SMRT有大约1000名员工,分别调往150个地点进行地铁轨道、列车、设施和信号系统的维修工作。

他们分秒必争,因为这些与轨道相关的工程只能在凌晨1时30分到4时30分之间进行,平日的首班列车在大约5时30分就要准点进站。

3月11日,《联合早报》记者随同SMRT的一组工作队到南北线滨海湾站,观察他们的工作情况。当天,这个13人工作组要更换一段18公尺长的铁轨,地点距离地铁站约400公尺。

零时30分,组员陆续抵达滨海湾站,10分钟后载着铁轨和装备的机车开抵。组员听完工作程序汇报,待轨道电源关上后,获准进入隧道,徒步走向施工地点。

两天前,负责巡逻轨道的员工发现轨底有一处出现脱落,损坏部分约几毫米,必须更换。更换之前,须先固定铁轨,并让列车放缓车速,避免损坏恶化,以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维修工程分四大环节:切割受损铁轨、安装新铁轨、焊接和打磨。这似乎直接简单,但实际操作却不容易。

切割机开动,火光四溅,员工精准地将铁轨的受损段切除。在狭窄闷热的隧道内,他们全身从头到脚,头盔、口罩、外套、手套和安全鞋一样不能少,还得跟时间赛跑。(张俊杰摄)
切割机开动,火光四溅,员工精准地将铁轨的受损段切除。在狭窄闷热的隧道内,他们全身从头到脚,头盔、口罩、外套、手套和安全鞋一样不能少,还得跟时间赛跑。(张俊杰摄)

更换铁轨全程在狭窄闷热的隧道内进行,且每一段18公尺长的铁轨重约一公吨。这中间只要稍有偏差,如铁轨之间没有对齐,或焊接没妥当冷却,就会前功尽弃。此外,时间紧迫,难以重来。

SMRT地铁轨道更换经理沙兹尼(34岁)说,机械或员工巡视轨道时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在系统上做记录。他会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安排维修的日程表。轨底脱落属紧急情况,须在最短时间内修复。

单是南北线和东西线,每一个晚上须进行的轨道更换工程就可能要派出多达六个小组、共约60名员工到不同地点去。

一组员工在衔接滨海湾站的隧道内施工,另有一些员工也在站内进行一些检测和维修。(张俊杰摄)
一组员工在衔接滨海湾站的隧道内施工,另有一些员工也在站内进行一些检测和维修。(张俊杰摄)

清晨4时30分,工程团队收工,碧山车厂也已忙碌起来。列车车长陆续报到,获取所负责列车的位置和相关信息后,就去领取配备包括钥匙、对讲机和平板电脑等,然后检查列车,准备出发。

负责驾驶早班列车的车长穆尼拉清晨时分到碧山车厂报到。确定被分配负责的列车位置和类型后,领取配备包括钥匙、对讲机和平板电脑,然后登上列车,开始例行车内检查。(张俊杰摄)
负责驾驶早班列车的车长穆尼拉清晨时分到碧山车厂报到。确定被分配负责的列车位置和类型后,领取配备包括钥匙、对讲机和平板电脑,然后登上列车,开始例行车内检查。(张俊杰摄)
地铁列车车长穆尼拉从碧山车厂出发前,必须检查列车控制板、断路器和逃生门等一切操作正常。她也须从车头走到车尾,来回确保车厢内一切正常,尤其是车门运作状况良好。(张俊杰摄)
地铁列车车长穆尼拉从碧山车厂出发前,必须检查列车控制板、断路器和逃生门等一切操作正常。她也须从车头走到车尾,来回确保车厢内一切正常,尤其是车门运作状况良好。(张俊杰摄)

每天早上5时至8时30分,南北和东西线会有144部列车从四个车厂——碧山、乌鲁班丹、大士和樟宜出发,确保到早上高峰时段的班车维持在两三分钟一趟。

截至今年3月,约有600名车长负责驾驶南北和东西线列车,第一班车最早在清晨4时59分开始,最后一班最迟在凌晨1时19分结束。车长培训期103天,内容包括在车厂内学习操作列车、安全驾驶和急救技术,以及掌握应对30种不同故障的技能,如车门无法关闭等。

约一年半前加入车长行列的穆尼拉(29岁)说,列车大部分时间处于自动驾驶模式,她则负责仔细留意轨道状况,确保一切顺畅。碰到故障时,她会立即通报列车服务控制员,根据指示行事。

地铁维修日以继夜不停休。在列车维修厂里,车间员工早上8时陆续开工,为列车做保修。每部列车有多达13个重要系统,包括动力、冷气、转向架和制动系统等。

除了例行检查,列车每累计行驶约50万公里后,就会送入车厂接受全面检测和维修。(李冠卫摄)
除了例行检查,列车每累计行驶约50万公里后,就会送入车厂接受全面检测和维修。(李冠卫摄)

在我国,列车除了例行维修,每四五年还要一次大修。这可耗时21天,包括清理和检测各个部件,有损坏的得更换或维修,然后还有性能测试,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员工利用机械和吸盘把拆下的车门装回,再进行检测,确保开关没有问题。(李冠卫摄)
员工利用机械和吸盘把拆下的车门装回,再进行检测,确保开关没有问题。(李冠卫摄)
车钩与连接设备是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部件从列车上拆下后,员工会先目测它们的状况,然后拆解以清洗、检测和维修。这包括染色渗透检测,查看部件有没有裂缝或孔隙等问题,一切完毕后重新组装,再彻底测试性能。(李冠卫摄)
车钩与连接设备是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部件从列车上拆下后,员工会先目测它们的状况,然后拆解以清洗、检测和维修。这包括染色渗透检测,查看部件有没有裂缝或孔隙等问题,一切完毕后重新组装,再彻底测试性能。(李冠卫摄)
列车每四五年进行大修时,转向架会被拆下送往车间维修,并更换磨损和损坏的部件。每个车厢有两个转向架,一列六车厢的列车共有12个转向架。这些结构承担列车的重量,也确保列车运行时保持稳定。(李冠卫摄)
列车每四五年进行大修时,转向架会被拆下送往车间维修,并更换磨损和损坏的部件。每个车厢有两个转向架,一列六车厢的列车共有12个转向架。这些结构承担列车的重量,也确保列车运行时保持稳定。(李冠卫摄)

SMRT列车助理工程师余培树(54岁)说,维修部门的所有员工都经过培训,并通过考核。尽管维修团队尽全力,但机械难免有时会出故障,就像人总会生病一样。“碰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团队的士气难免会受影响,但也一定会追根究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