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上周通报的骨痛热症病例共有82起,回落到少于100起的水平。

国家环境局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23日至28日新增的骨痛热症病例为82起,比前一周的101起,少了19起。

截至上星期五(3月28日),开年以来,骨痛热症累计病例达到1207起。

截至上星期一(24日),骨痛热症活跃区共有14个,其中有五个是累计至少10起病例的黑区。

后港一道的黑区共有18起病例,骨痛热症的传播率较高。惹兰清庵和三巴旺山通道一带,累计病例达73起,武吉巴督中和武吉巴督东三道发现40起,宏茂桥四道和六道则有39起。

延伸阅读

上周通报56起骨痛热症病例 为近年来最低
上周通报56起骨痛热症病例 为近年来最低
去年骨痛热症病例逾1万3600起 同比增37%
去年骨痛热症病例逾1万3600起 同比增37%

骨痛热症病毒分为四种血清型,自前年9月以来,第二型病毒(DEN-2)在本地引发的病例占比最高,是大多数病患感染的病毒。

环境局提醒,我国人口对骨痛热症四个血清型的免疫力仍然较低,如果不采取充分措施,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病例激增。

另外,当局通报了也是由蚊子传染的兹卡(Zika)病例情况。截至目前,本地今年共通报四起孤立的兹卡病例,没有出现病例集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