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签有自贸协定的新加坡也无法幸免。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执行总裁郭柄汛指出,美国这次提高进口关税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见,将对依赖贸易的新加坡企业构成重大影响。
郭柄汛星期四(4月3日)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这次关税措施的规模,几乎已将美国进口关税平均水平拉高至20%以上。这是自20世纪初以来从未见过的水平,远高于特朗普首次上任前的约1%和首个任期时的3%。许多国家面临的加税幅度之高,即使汇率贬值也难以抵消。”
美国对我国商品征收10%关税,属最低等级。但郭柄汛指出,因本地企业对外贸依存度高,加上区域布局广泛,因此仍难免受到波及。
根据工商联合总会的调查,71%的本地企业有海外布局,主要市场包括马来西亚(63%)、印度尼西亚(49%)以及中国(46%),这些国家分别面临24%、32%和34%的美方报复性关税。
企业采取“中国加一”战略却成为无辜受害者
郭柄汛指出:“那些采取‘中国加一’策略、在亚细安设厂的企业,如今成为无辜的牺牲者受害者。如果新加坡出口中间产品至同样受关税冲击的国家,那么整个供应链将遭受叠加影响,进一步削弱竞争力。”
他预计,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和机械领域首当其冲,制造、批发、物流与运输业将受次级冲击,药剂和化学品等行业也可能受到波及。
郭柄汛补充道:“报复性关税措施仍将持续酝酿,关税螺旋式升级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未来另一项不确定性是,美国是否会根据双边进出口变化,定期重新计算关税水平。”
他也警告:“跨境贸易所依赖的可预测性与确定性已不复存在。虽然目前难以评估新政策的实际经济影响,但可以预期增长将放缓。”
他也呼吁企业立即检视合规措施与供应链风险,并与运营属地的政府官员密切接触。他强调,企业必须重新评估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并探索区域内及与我国拥有自贸协定的市场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