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早期的先辈一样,今天的新移民持续为新加坡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积极融入社会。然而,公民身份不仅意味着享有权利,也是一份责任——互相关爱、凝聚认同,共同建设国家的未来。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星期一(4月7日)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推出的“落地生根:公民权之旅”巡回展主持推介仪式时,对公民权的意义作出上述解读。

建国60周年之际,这个展览回顾了1957年我国公民权运动的历史和影响,聚焦第一代新加坡公民的诞生和意义,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公民权之旅和它对新加坡建国的重要性。

唐振辉说,这个展览也展示了先驱的经历与当今移民群体之间相似之处,提醒人们我们的先辈也曾是这个国家的新人。“和(先辈们)一样,今天的移民也继续充实和加强着我们的社会,他们为经济做贡献、强化社区连接,有些人也选择成为公民,开启他们的公民权之旅。”

唐振辉强调,公民权远不止一纸证明,第一代公民也绝非仅得到投票权等权利,更是一种身份归属。“权利之外,公民权也带来责任,要关心其他国人,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出力。”

延伸阅读

李显龙:新移民带来新体验和价值 与国人共创更具活力的经济
李显龙:新移民带来新体验和价值 与国人共创更具活力的经济
李资政:华社带头维护多元种族原则促进国家安定
李资政:华社带头维护多元种族原则促进国家安定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左三)星期一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推出的“落地生根:公民权之旅”巡回展进行推介。台上左起: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吴绍均、名誉会长蔡天宝博士、总商会会长高泉庆、名誉会长蔡其生和董事李慧玲。(张俊杰摄)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左三)星期一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推出的“落地生根:公民权之旅”巡回展进行推介。台上左起: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吴绍均、名誉会长蔡天宝博士、总商会会长高泉庆、名誉会长蔡其生和董事李慧玲。(张俊杰摄)

中华总商会会长高泉庆致辞时说,争取公民权是一个跨时代的里程碑。“公民权是无数先贤奋斗争取的宝贵成果,得来不易,我们务必饮水思源和用心珍惜。”

高泉庆也指出,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不安,许多国家和社会都面对政治、经济、文化或宗教上的分化势力。

“维系我国的多元社会永续发展,需要每一代公民都具备坚定的身份认同和凝聚力,而公民权就成就了新加坡团结一致的核心纽带。”

中华总商会从1947年起,推动长达10年的“公民权运动”,其间多次向殖民政府提交备忘录并进行协商,呼吁降低取得公民权的居住年限要求、废除英语语言要求等。

在1957年立法议会通过《新加坡公民权法案》,新加坡政府启动“公民登记运动”后,总商会会所也成为登记站之一。在三个月内,有22万人宣誓成为新加坡公民。

“落地生根:公民权之旅”巡回展将在4月7日至14日,在中华总商会大厦展出,之后将到多个学校、图书馆、民众俱乐部以及会馆巡回展出。

展览中一件重要展品,是已故公民杨修灏在1958年的公民登记证书原件,由她的女儿杨冰岚(72岁)捐赠。

杨冰岚向记者展示她近日从旧物中找到的一张公民登记证书。证书属于她父亲的第一任妻子。杨冰岚说,会将证书捐给中华总商会供展出。(张俊杰摄)
杨冰岚向记者展示她近日从旧物中找到的一张公民登记证书。证书属于她父亲的第一任妻子。杨冰岚说,会将证书捐给中华总商会供展出。(张俊杰摄)

杨冰岚受访时说,登记证书若只保留在家里,随着她们这一代离开,可能就会逐渐被遗忘,因此选择将它捐赠出来,好让更多国人有机会亲眼看到过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