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发展局数据显示,今年3月的组屋渗水案例并未激增,但根据市镇理事会的反馈,每逢季风季节,组屋外墙渗水问题,通常会变得更常见。

国家发展部兼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星期二(4月8日)在国会回答议员陈浍敏(义顺集选区)和连荣华(武吉班让区)的提问时,说明组屋渗水情况的趋势。两名议员询问组屋单位渗水的严重程度,以及当局处理问题的成效。

沈颖说,建屋局去年共协助市镇会和组屋屋主,处理859起复杂的渗水情况,来源包括外墙渗水,或是楼上单位渗水所致。

她指出,外墙渗水问题归市镇会管理,建屋局若收到这类投诉,会转交市镇会处理。尽管今年3月的组屋渗水案例并未明显增加,建屋局仍会继续协助市镇会解决这些问题。

至于组屋单位内部的维修则由屋主负责,包括楼上楼下之间共用结构的渗水问题。沈颖说,如果天花板渗水,建屋局会通过“友好协助计划”(Goodwill Repair Assistance Scheme)提供协助,承担一半的维修费用。其余由上下层屋主分摊。

延伸阅读

武吉巴督组屋装太阳能板 居民喊苦:逢雨必漏墙现裂缝
武吉巴督组屋装太阳能板 居民喊苦:逢雨必漏墙现裂缝
楼上组屋漏水拒修理 婆孙担心触电暂搬离
楼上组屋漏水拒修理 婆孙担心触电暂搬离

工人党议员林瑞莲(阿裕尼集选区)指出,一些渗水问题可能与组屋屋顶安装太阳能板有关。对此,沈颖说,如果市镇会判断这些装置可能影响防水层,进而引发渗漏,相关承包商一般会与市镇会紧密配合,必要时建屋局也会介入,一起协助解决问题。

沈颖也提到,建屋局持续探索更优质、高效的维修方法与设备。譬如,当局正与业界伙伴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创新解决方案,重点应对老旧组屋面临的维修挑战。

目前,当局正在全岛70个组屋单位,试点测试类似X光机的新型扫描技术,可穿透混凝土,帮助检测团队精准找出渗漏的根本原因。

建屋局将继续观察和评估这项技术是否适合大规模推广,包括让市镇会在初期诊断和处理复杂渗漏问题时,能更快更高效。

“如果试点成效显著,建屋局将适时公布相关技术的推广和落实方案。”

今年3月,全岛多处受东北季风影响下起长命雨,3月的全岛平均降雨量为355.1毫米,是近40多年里最潮湿的3月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