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三大银行趁股价走弱之际积极回购股份,成为本地回购市场的主力军,带动整体股票回购规模有望创下四年来新高。
彭博社引述数据显示,从4月1日至23日,星展集团(DBS)回购金额占新加坡股市总回购量近半,华侨银行(OCBC)和大华银行(UOB)则分别占8%和25%。
在近月取得创纪录盈利后,新加坡银行纷纷承诺向股东返还过剩资本。尽管全球股市因美国政策动荡而大幅波动,本地银行仍展现出资本充足的优势。
马来亚银行(Maybank)分析师迪兰(Thilan Wickramasinghe)指出,即使近期完成多项收购,新加坡银行业仍持有充裕资本,但在当前不确定环境下,资本回馈政策或需重新评估。
本月初,三大银行股价一度跌至数月低点,引发投资者担忧疲弱经济增长可能导致利率下调,压缩银行利差。星展、大华和华侨银行预计将于下月公布季度业绩。
摩根士丹利将新加坡银行2025年盈利预测下调最多11%,2026年下调8%至11%,主要因预期宏观经济恶化导致提前拨备。但该行仍认为贷款增长放缓和股东回报率仍强劲,资本水平料将保持稳健。
高盛(Goldman Sachs)则继续给予三大银行“买入”评级,指出它们具备稳定盈利能力和持续提升资本回馈的潜力。杰富瑞分析师认为,虽然三大银行市值均高于账面价值,回购未必是最具价值创造的方式,但在动荡市况下,回购可为股价提供支撑,并吸引更稳定的投资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