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来新加坡当交换生的20岁中国籍学生,不慎坠入冒充政府官员的骗局,险些将父母的7万元积蓄交给骗子。所幸他在最后关头起疑报警,警方成功阻止交款,也意外发现,上门收钱的人竟也是另一名受害者,他因无力付款反被骗子操控为“同伙”。
20岁的中国学生迈克(化名),今年1月来到新加坡的一所大学,展开为期半年的交换计划。2月,他接到一个自称来自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的电话,直觉是诈骗便挂断。没想到约一周后,对方再次来电。
迈克在新加坡警察部队安排下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对方声称迈克名下有一个手机号在中国发送诈骗短信,要求他当天晚上到移民局大厦处理。迈克表示无法前往后,对方提议转接中国公安协助报案。
“公安说我可能是身份泄露,导致个人信息被滥用。他还说,我名下有一张银行卡涉及跨国洗钱,涉案金额高达几百万人民币,因此我成了案件嫌疑人之一。”
迈克说,为了配合调查,他被要求遵守一系列规定,包括全天候打开房内电脑,通过Skype视频通话让“公安”远程监控。他也得每天与一名“警员”视频通话五分钟,报备当天行程。尽管看似不合理,迈克依旧照做。
约三周后,“公安”告诉他,因案件重大,所有嫌疑人将被押回中国,但他若能找一名“公职人员”为他作“无罪担保”,就可暂时留在新加坡。刚好,那名每天与他通话的“警员”说相信他的清白,愿意帮忙担保。
骗子帮受害者编理由骗他父母
几天后,“警员”称担保手续已办妥,但迈克必须缴交7万元现金作为“保证金”。迈克说自己没这么多钱,对方于是怂恿他向父母编造理由骗钱,并把现金交给本地的“代表”。
到了4月9日,迈克在准备交款时起了疑心。经一名曾有类似遭遇却及时识破骗局的朋友提醒后,他决定报警。警方随后行动,当场将前来收钱的“代表”逮捕。
警方星期六(5月10日)发文告说,一名27岁男子因涉及冒充政府官员的诈骗案件被捕,这名男子正是接收迈克款项的“代表”。
初步调查显示,这名男子持学生证在本地念书。他本身也坠入类似骗局,因无力交付款项,竟被骗子以“协助调查”为由利用,成了他们在本地的“同伙”。调查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