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续第二年举行“毒品受害者纪念日”(Drug Victims Remembrance Day)。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指出,去年被捕的最年轻吸毒者只有13岁,今年1月又有两名分别只有16岁和18岁的青少年疑因涉毒去世,在面对国际上一些组织推行毒品合法化的当儿,上述案例分分钟都在警惕新加坡必须坚持对毒品零容忍的立场。

今年的毒品受害者纪念日星期五(5月16日)于新达城举行,为期三天。

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出席开幕会致辞时说,毒品滥用带来巨大的社会代价,年轻生命的逝去令人揪心。

他透露,今年1月,两名分别为16岁和18岁的年轻人因为毒品去世。初步调查显示两人疑似死于吸食过量毒品,调查官在案发现场就发现了冰毒。

去年被捕的最年轻吸毒者只有13岁,而在过去两年,因滥用毒品第一次被捕的人当中,就有超过一半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延伸阅读

新加坡肃毒协会带头成立亚太禁毒联盟 促进区域合作反毒
新加坡肃毒协会带头成立亚太禁毒联盟 促进区域合作反毒
毒品受害者纪念日 烛光悼念已逝生命警惕世人决心抗毒
毒品受害者纪念日 烛光悼念已逝生命警惕世人决心抗毒

在国际上,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放宽对毒品(尤其是大麻)的管制,一股有组织的力量也在推动毒品合法化,其中有些是智库和非政府组织,他们出于意识形态驱动,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尚穆根举例说,爱尔兰都柏林卫生服务署(HSE)成瘾服务部门的Bobby P. Smyth曾在期刊中质疑开放社会基金会(Open Society Foundations),指这个组织对全球毒品政策讨论造成的“巨大且扭曲的影响力”。

这样的国际趋势提醒了新加坡,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持对毒品的零容忍立场。

为期三天的“毒品受害者纪念日”活动在新达城举行,公众可通过互动展览了解嗜毒者和他们家人的经历和心声。(吴先邦摄)
为期三天的“毒品受害者纪念日”活动在新达城举行,公众可通过互动展览了解嗜毒者和他们家人的经历和心声。(吴先邦摄)

为继续提升公众对毒品危害意识、凝聚反毒共识,今年是我国第二次举行毒品受害者纪念日。

为配合纪念日,新达城也展出互动展览,围绕嗜毒者的真实心声揭露毒品如何让家庭和身边的人破碎。公众可以在展览聆听嗜毒者家人亲述如何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