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增的爱之病病例,过去五年逐年减少,但令人担忧的是,超过半数属晚期感染,这意味着这些新的病例确诊时,病情已相当严重。

另一让人担忧的是,本地人主动检测爱之病的比率,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如瑞士的标准,特别是与异性性交的男性,当他们被确诊时,几乎半数的年龄超过60岁,更有可能属晚期阶段。

传染病管理局(Communicable Diseases Agency,简称CDA)星期一(5月19日)公布最新的本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数据。2024年,本地居民新增的151起HIV病例,51.7%属于晚期感染,与2023年的51.2%不相上下。

传染病管理局属下爱之病、肝炎与性病署司长黄建雄医生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超过一半新增病例属晚期感染,情况让人担忧。

他解释说,虽然感染者无论是晚期或早期,一般服用三到六个月的药物,就能将HIV病毒的载量降低到不可检测的水平。

延伸阅读

联合国:若缺乏资金 爱之病疫情可能卷土重来
联合国:若缺乏资金 爱之病疫情可能卷土重来
卫生部明年1月推试剂盒 鼓励公众自检爱之病
卫生部明年1月推试剂盒 鼓励公众自检爱之病

但是,晚期感染的病患,身体已经出现因免疫系统衰弱引发的肺炎、眼疾、脑膜炎等致命疾病。接受治疗时,不仅得服用控制HIV病毒的药物,让HIV病毒不再攻击免疫系统,同时兼顾其他病症的治疗。

此外,免疫系统受损后,复原需时更长,具体时长因患者的健康状况、年龄及初始免疫系统的强弱而异。复原期间,受感染的风险更是大为增加。

晚期患者患上爱之病相关癌症的风险也更大。这些癌症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卡波西肉瘤(通常出现在皮肤上的一种血管癌)、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宫颈癌和肛周癌等。

相比之下,早期患者,免疫系统尚未显著受损,接受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维持现有免疫系统的状态。

每年超过九成新增病例 因性交感染HIV

性交是感染HIV病毒的主因,过去五年,每年超过九成新增病例,都因此受感染。2021年到2024年的新增病例,与男性有性行为而受感染的男患者,占比超过总病例的一半,最大年龄群是30到39岁的男性。

与异性性交感染的男病患,则占了新增病例的约三分之一,年龄方面,50岁以上的占半数。

然而,异性性交的男病患,自发检测得知感染的比率,只有1%左右,而同性性交的男患者,这一比率超过20%。

女性新增病例,过去五年,每年不到20人,2023和2024年则各有10起。黄建雄说,女性患者大部分是与伴侣或丈夫性交时感染的。

根据新加坡爱之病行动小组去年底发表的报告,与异性进行性交易或随意的性行为的男性,感染HIV的风险更高。报告说,截至2023年,本地光顾女性性工作者的男性,估计有7万6800名。

黄建雄说,社会对HIV的偏见主要是误解了它的传播方式。人们普遍误以为,HIV可以通过共餐、握手或拥抱等日常接触传播。虽然HIV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传播的,但并非所有体液都会传播HIV,最具传播性的是性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