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学院首次针对抑郁症展开纵向研究,长期追踪本地成人的抑郁症病况,以期协助医疗人员对症下药,或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

国立健保集团和属下心理卫生学院,星期二(5月20日)发文告说,研究人员会在五年间,追踪参与者的心理状况,了解不同生理、心理、情绪行为和社交等因素对抑郁症症状的影响。

领导调查的心理卫生学院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研究)苏巴玛宁副教授(Mythily Subramaniam)说,研究员会在不同时间点收集数据,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生活大小事,如何引发、加重或减轻抑郁症症状。

“要是我们能及早干预,降低风险,希望我们有朝一日,能预防抑郁症,或改变抑郁症的发展轨迹,取得更好的结果。”

心理卫生学院过去曾进行多项抑郁症研究,但都是横向研究,只在单一时间点收集数据。这样的研究可帮助研究员了解抑郁症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但难以建立因果关系。例如,究竟是社会孤立导致抑郁症,还是抑郁症使患者趋向社会孤立,便难以厘清。

延伸阅读

心理卫生学院开展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筛查全国研究 
心理卫生学院开展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筛查全国研究 
本地设亚洲中心 推动心理健康护理发展
本地设亚洲中心 推动心理健康护理发展

另外,研究员也希望通过纵向研究,更好地了解轻微抑郁症的症状及治疗结果,以及不同风险如压力、生活习惯、社会援助等如何影响患者的健康。

苏巴玛宁说,轻微抑郁症是严重抑郁症的重要风险因素,但由于症状轻微,患者往往未被及时诊断和治疗,导致病情恶化的风险升高。

心理卫生学院计划为这项纵向研究招募3200名、年龄介于18岁至75岁的人,包括1229名在近期或曾经诊断患上严重抑郁症的患者、743名患有轻微抑郁症的患者,以及1229名没有抑郁症的人士。

公众若有意参加调查,可上网了解详情:www.predict-imhresearch.sg

研究员日后也将为调查增加多一个环节,研究和测试两个干预方案,希望预防抑郁症,及改善轻微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详情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