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陈博盛因严重肺炎入院,须依赖“人工心肺”维持生命。治疗期间,他的肺部进一步感染,引发坏疽,最后不得不截肢。
梦想当舞者的陈博盛(化名,30岁),一度以为自己再也无法正常生活和跳舞。所幸,在他接受“人工心肺”体外生命支持期间,国立大学医院医疗团队便介入开始复健治疗,最终助他重返舞台。
俗称“人工心肺”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简称ECMO)是一种在其他治疗无效时使用的急救疗法,可暂时取代心肺功能,为身体供血供氧。
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会处于不清醒的状态,时间可能长达数天甚至数周。但若病情允许,医疗团队可考虑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实施ECMO。
接受ECMO的病患都须入住加护病房。其间,因身体无法移动,病人的肌肉会迅速流失,一周内流失高达50%。不过,若能在ECMO治疗初期接受物理治疗,可有助于预防或减轻病患的肌肉衰弱,并改善整体情况。
国大心脏中心的拉马纳坦客座副教授,星期四(5月22日)在媒体分享会上解释,尽管病患可能只需四五天的ECMO治疗,这段期间还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流失。
拉马纳坦是胸肺外科部门心胸加护病房高级顾问医生。他说,有鉴于此,尽早开始复健是关键。过去,医疗团队的重点在于先稳定病情,但随着医疗在过去10年的发展,如今医护人员会尽量让ECMO患者保持清醒,及早开始康复治疗。
一直抱有舞者梦想的陈博盛,2023年因严重肺炎住进加护病房。他的病情在短短24小时内迅速恶化,医疗团队不得不让他住进加护病患,接受ECMO治疗。
不料,他的状况持续恶化,陈博盛的四肢因感染出现坏疽。
为防止他在昏迷期间肌肉进一步萎缩,医疗团队在启动ECMO约两周后,逐步减少镇静剂,让他苏醒,并着手进行轻度康复训练。
经过38天的ECMO治疗后,陈博盛病情逐渐稳定,并动了截肢手术。虽然康复过程艰难,他最终仍得以重新站上自己热爱的舞台。
拉马纳坦指出,团队若没有及早为陈博盛开始康复治疗,肌肉萎缩的情况会更严重,要恢复到目前的状态,可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国大医院目前也提供“清醒ECMO”治疗。接受这类治疗的病患,无须维持在昏迷状态,能更早展开康复训练,有助于加快恢复进度,并减少肌肉萎缩。
过去一年内,医院已完成三例清醒ECMO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