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年至今出现近2000起骨痛热症病例,和去年同比减少74%。截至5月15日,今年通报两起死亡病例。人口免疫力低下,加上全球骨痛热症病例上升,骨痛热症在本地传播的风险还是不容忽视。

随着本地进入5月至10月的骨痛热症高峰期,国家环境局星期天(5月25日)在白沙体育中心启动2025年全国预防骨痛热症运动。

环境局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今年头20周内通报的骨痛热症病例共1900起,远低于过去两年同期数据。过去两年的病例基数较高,但病例激增情况得以遏制,当局相信是社区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伊蚊绝育计划发挥效果,避免病情大规模暴发。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星期天为全国预防骨痛热症主持推介仪式时,吁请公众保持警觉并消除蚊虫滋生处,以降低骨痛热症和兹卡病毒在社区蔓延的风险。

白沙—樟宜集选区议员兼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陈国明(左二,白衣站者)也出席当天活动。他与普杰立医生(右二)随后到白沙中小贩中心,向居民展开预防骨痛热症的社区宣导工作。(白艳琳摄)
白沙—樟宜集选区议员兼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陈国明(左二,白衣站者)也出席当天活动。他与普杰立医生(右二)随后到白沙中小贩中心,向居民展开预防骨痛热症的社区宣导工作。(白艳琳摄)

普杰立指出,本地群体免疫力较低,伊蚊性喜城市环境而我国人口稠密,加上地处热带,是与全球接轨的开放城市,“因此我们接触伊蚊并感染骨痛热症的风险相当高,须提高警觉,以免让它有机可趁”。

延伸阅读

今年首季共1222起骨痛热症 比去年同期下降七成
今年首季共1222起骨痛热症 比去年同期下降七成
第三座“产蚊厂”招标重启 扩大伊蚊绝育计划覆盖范围
第三座“产蚊厂”招标重启 扩大伊蚊绝育计划覆盖范围

白沙—樟宜集选区议员、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陈国明也出席当天活动。两人随后也到白沙中小贩中心和组屋区向居民展开社区预防宣导工作。

截至5月19日,本地共有16个骨痛热症活跃区 ,其中三个是累计至少10起病例的黑区。

去年本地共有逾1万3600起骨痛热症病例,前年则有9900多起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