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协助完成日常活动的本地年长者,预计从2020年的约5万8000人,近乎倍增至2030年的10万人。卫生部与护联中心正推动重组社区护理,把四类服务整合,并在全岛各小区设立综合护理服务供应商统一协调,为年长者提供更顺畅的护理安排。

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星期三(5月28日)在第10届社区护理工作计划研讨会上,作出这项宣布。

他致辞时指出,到2030年,我国预计会有更多独居老人,从2023年约7万6000人,增至2030年的12万2000人。

王乙康说,随着年长者年龄增长,他们需要从一项服务转向另一项服务,有时得来回转换服务。当年长者的需求变得更复杂,他们也可能需要不同服务的组合,因此“社区护理体系必须能够帮助年长者无缝地获取和转换这些服务”。

他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将四种常用的服务整合在一起——活跃乐龄中心、乐龄护理中心、优化居家个人照料,以及居家治疗,将它们组成综合社区护理服务供应商。”

延伸阅读

预防暴力和骚扰医护人员框架扩大 社区护理机构6月落实相关措施
预防暴力和骚扰医护人员框架扩大 社区护理机构6月落实相关措施
辅助生活设施提供多一养老选择 业者盼可聘更多外籍护工
辅助生活设施提供多一养老选择 业者盼可聘更多外籍护工

目前,不同供应商分别提供各类社区护理服务,有些则涵盖数项服务。但王乙康认为,对年长者及他们的家庭而言,更理想的做法是提供一体化服务,“只需一个联系人,一次协调”。

他举例说,当有老人家生病了,须要复健或其他支持时,综合社区护理服务供应商(Integrated Community Care Provider,简称ICCP)能帮他安排相关服务,恢复健康。

“如果他的病情恶化,ICCP可以为他提供优化居家个人照料服务,并安排他可能需要的其他护理服务。当他康复后,可以回到活跃乐龄中心,展开更活跃的生活方式。”

为实现一体化社区护理服务,卫生部与护联中心已将全国划分为更小的85个次区域(sub-region),并致力于在每个次区域设立一个ICCP,统一协调各项服务。

目前,已有56个次区域的服务提供商表示愿意加入这一协调机制,目标是让年长者在每个小区都能通过单一联系人,获得整合的护理安排。

王乙康也在会上颁奖给护联中心的社区护理伙伴奖得主。今年的社区护理伙伴奖颁给13家企业、政府与公共机构和非营利机构,以肯定它们对于加强护理领域,以及丰富年长者生活的支持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