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洗钱风险较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规定,6月30日起,在新加坡运营但只向境外客户提供数码付款代币、资本市场产品代币服务的数码代币服务供应商(DTSP),须获金管局颁发的执照,否则会被封锁。
金管局星期五(6月6日)发文告指出,上述业务模式的洗钱风险较高,且若相关活动都主要发生在境外,金管局难以有效监管。“未获执照的此类数码代币服务供应商,须停止这项受监管活动。”
此外,金管局也说,向新加坡客户提供相关服务的业者,已纳入监管,相关许可的规定没有改变,“此类业者,也可向新加坡境外客户提供服务”。
金管局补充,提供实用代币(Utility Tokens)、治理型代币(Governance Tokens),则不在新法规范围内,因而不受影响。
2022年2月14日起,金管局便开始针对相关课题的公众咨询作出回应,随后也持续传达这一立场,并在去年10月和今年5月,透过发布文件,阐述立场。
金管局也说明,已主动联系可能受新法规影响的业者,说明政策立场,以及讨论有序终止这项活动的计划。“根据现有资讯,我们了解到,此类服务提供者的数量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