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星亚洲近年来面对不少挑战,包括成本上涨和区域竞争加剧,导致廉价模式难以持续。本财年的息税前亏损预计达3500万元。

捷星亚洲(Jestar Asia)母公司昆达士航空集团(Qantas Group)星期三(6月11日)发文告说,捷星亚洲饱受不同困扰,包括供应商成本上涨、高昂的机场费用和区域竞争加剧。这从根本上影响了捷星亚洲作为廉价航空,可实现与集团其他核心市场一样回报的能力。集团与主要股东Westbrook Investments商讨后,决定关闭捷星亚洲。

集团指出,决定关闭捷星亚洲前,捷星亚洲本财年的息税前亏损预计达3500万元。捷星亚洲关闭后,将释放多达5亿元的机队资本。这笔金额将用于集团的核心业务,改善长期回报。

捷星亚洲的13架A320客机将陆续调去服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核心市场,支持机队更新和增长,创造超过100个当地就业机会,以及为乘客提供低票价。这包括取代捷星航空(Jetstar Airways)所租用的客机,以降低成本。

集团总裁哈德逊(Vanessa Hudson)说,集团对捷星亚洲过去20年来的表现感到骄傲,也感谢所有职员的付出。“今天对他们而言是个艰难的一天。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捷星亚洲一些供应商成本上涨了多达200%,严重改变了它的成本基础。”

延伸阅读

捷星亚洲将在7月31日结束营业
捷星亚洲将在7月31日结束营业
樟宜机场:捷星亚洲停运 致力于恢复航线衔接
樟宜机场:捷星亚洲停运 致力于恢复航线衔接

集团说,捷星亚洲结束营业,只影响所经营的16个亚洲航线。捷星航空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境内和国际运作不受影响,并继续飞往热门景点如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日本和韩国等。捷星日本(Jetstar Japan)也将照常运营。

所有受影响的员工将拿到裁员配套。集团正积极为受影响职员在集团内或区域其他航空公司寻找就业机会。

集团强调,新加坡继续是集团的重要枢纽,也是集团第三大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