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保险集团安联(Allianz)收购英康保险多数股权的拟议交易已在国会进行了广泛的辩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没有同意英康保险前总裁陈诸杰与金管局主席或高级代表会面的要求。但如果陈诸杰有进一步的反馈意见或信息,金管局将予以适当考虑。

金管局星期一(6月23日)就陈诸杰早些时候在脸书发给当局的公开信,如此回应。

陈诸杰在公开信中,对职总优创(NTUC Enterprise)旗下的英康保险收购案表达反对意见,同时提出许多问题,要求身为金管局主席,也是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针对所应负起的监管职责作出解释。

陈诸杰于6月9日致函金管局,要求当局对他4月28日的公开信做出答复,并要求与颜金勇,或金管局的高级代表会面。

有鉴于此,金管局在星期一的回应中,列出了相关事件的先后顺序,并解释了其中的要点。

延伸阅读

专家:董事多来自银行投资界 决策恐难符英康社会使命
专家:董事多来自银行投资界 决策恐难符英康社会使命
安联宣布正式放弃收购英康保险 保单持有人不受影响
安联宣布正式放弃收购英康保险 保单持有人不受影响

金管局说:“鉴于拟议交易和《保险法》修正案已在国会进行了广泛的辩论,并在这次公开答复中再次叙述,我们没有同意陈诸杰要求与金管局主席或高级代表会面。尽管如此,如果陈诸杰有进一步的反馈或信息要与我们分享,我们将予以适当考虑。”

根据金管局叙述,去年7月17日,安联提出一项先决条件自愿性收购献议,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收购英康至少51%的股权。为了提出这项要约,安联和职总优创已根据1966年《保险法》第 27(2)条,获得金管局的批准,允许安联和职总优创签订协议或安排,共同收购英康5%或以上的表决权股份。

拟议交易还须获得金管局进一步批准,以便安联可以获得有效的控制权,成为英康的主要股东。金管局强调,当局仍保留批准或拒绝的权利。

金管局说:“在这阶段,审批程序尚未完成,金管局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评估。”

时任交通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于8月6日在国会解释:“拟议交易仍须获得金管局的监管批准”,并且“有适当的程序”。接着徐芳达于10月16日透露:“安联尚未正式申请获得实际控制权并成为安康的主要股东”。

金管局另外提到,当局于去年7月中旬,收到了安联针对英康提出的初步业务计划,内容包括一系列的业务和财务预测,其中包括资本效率和削减资本的计划。

金管局没有批准英康减资计划

金管局说:“安联没有向金管局申请批准减资计划,金管局也没有给予任何相关批准。任何资本削减都须要单独获得金管局的特定批准。”

徐芳达于10月14日在国会解释说:“当时,金管局基于审慎的理由,审查了所提交的资料,重点关注安联是否适合,并审视它的财务实力和过往纪录,以及关注英康保单持有人的利益,确保他们在新的大股东的支持下依然能得到保障。”

时任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也在国会上解释:“金管局根据它的监管职责,从审慎的角度,审视了安联的资本优化计划”,且“金管局没有理由担心,因为即使削减资本,英康预计依旧能拥有不错的利润,也能继续满足监管资本要求”。

金管局虽然没有担心的理由,但在8月6日的国会之后,考虑到英康之前是一家合作社,拟议的削减资本计划,可能是文社青部须要评估的。金管局于是向董事会和文社青部,提出了这个问题。

金管局不清楚英康转移20亿元盈余所作陈述

金管局说:“在这之前,金管局并不知道英康获准将20亿元盈余,转到新的企业实体时,向文社青部所做的陈述。此后,政府决定修订《保险法》,并叫停交易。”

政府于10月14日向国会紧急提呈保险(修正)法案,此后金管局在批准或拒绝类似申请时,就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来考虑文社青部的意见。政府也认为,交易无法以当时形式继续进行。

安联于12月16日,宣布撤回所提出的收购献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