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三家发电公司将开展研究,探讨如何在发电过程中,“捕捉”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避免它进入大气,减缓气候变化,
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将为这三家公司——吉宝能源、和光电力(PacificLight Power),以及杨忠礼西拉雅能源(YTL PowerSeraya)提出的五项“定点”(site-specific)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可行性研究计划,提供经费支持。
能源局星期一(7月14日)发文告说,这些研究将帮助当局和业者,了解这类技术在本地电厂是否行得通、需要什么设备和条件,同时为日后更深入的相关工程研究打下基础。
能源局是在去年10月发起征集活动,邀请业界提出切合本地情况的碳捕集解决方案,作为我国迈向低碳未来的重要一环。
能源局受询时说,这次的研究只是为了更深入了解碳捕集技术有哪些可行做法,目前还没有决定是否会在电力行业正式采用。因此,这些研究不会对电费造成影响。当局也表示,每项研究最多可获得35万元的资助。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让地球变得更热。所谓碳捕集与封存,就是在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前先把它“捕捉住”,再加以利用,或运送到特定地点封存起来。
发电公司的研究,分为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发电后,从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另一种是在发电前,在天然气制氢的过程中就先捕集二氧化碳,接着用所得的氢气来发电。
在五项研究中,吉宝能源和杨忠礼西拉雅能源各有两项,分别研究这两种做法;和光电力则专注在发电后处理的方式。
和光电力总裁余达明受询时告诉《联合早报》,公司去年12月受能源局委任,建造、拥有和运营一个670兆瓦的氢能联合循环燃气涡轮机(combined cycle gas turbine,简称CCGT)项目。新项目位于裕廊岛,预计2029年初完工,公司将研究如何把碳捕集技术结合进项目中。
杨忠礼西拉雅能源则在西拉雅岛发电站,建造同样具备氢气发电功能、发电量至少600兆瓦的新联合循环燃气涡轮机,预计最迟2027年底竣工。
杨忠礼西拉雅能源执行总裁吴秉华受访时说,公司将在涡轮机项目开展之际,同步进行这两项碳捕集研究。
《联合早报》日前报道,我国约四成的碳排放量来自能源领域,要达成最迟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电力行业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