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廷方综合医院设立亚洲首个针对过敏性鼻炎的人工智能数据库,通过与三个医疗集群旗下的医院合作,收集本地的临床记录和实时数据,来实现更高效的医疗分级诊疗,更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

黄廷方综合医院星期二(7月22日)宣布推出过敏性病症人工智能护理计划(Project ENTenna),它旨在建立一个横跨全国三个医疗集群的人工智能平台。

这个人工智能数据库的目标,是从2024年至2026年追踪6000名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患者,通过整合临床记录及长期症状趋势,指导临床决策,从而更有效地分配医疗资源,实现分级诊疗,支持患者从医院转向社区护理。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多因素疾病,特点是,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对环境中的致敏原,如花粉、尘螨等过度反应,导致黏膜慢性炎症。症状主要为打喷嚏、流鼻涕和鼻塞。

黄廷方综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级顾问医生黄秋立受访时说,在新加坡,过敏性鼻炎很普遍,有39%的人受这个疾病困扰。

延伸阅读

新AI应用检测工具五分钟内初步诊断失智迹象 准确率达93%
新AI应用检测工具五分钟内初步诊断失智迹象 准确率达93%
本地研发人工智能评分系统 提前预测肝癌患者复发风险
本地研发人工智能评分系统 提前预测肝癌患者复发风险

黄秋立指出,目前针对亚洲的系统数据不足,因亚洲人与西方国家的人群在基因构成、病情发展轨迹,和药物反应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收集本地病患的过往数据,可以让医生更好地治疗与管理病患。

目前对约1000名患者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他们每年重复就诊次数减少630次。通过人工智能的分级诊疗评估,患者从专科转至基层医疗(primary care)机构,例如综合诊疗所的患者数量增加了45%,预计每名患者医疗费用也减少25%。

另外,黄廷方综合医院也正在试行WhatsApp聊天机器人,不仅能够提醒病患及时服药,还可以根据实时更新的环境数据,如空气污染指数,为病患提供出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