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愈演愈烈,自由贸易协定(FTA)成为企业进入主要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然而,一项调查显示,取得至少一份自贸协定下的原产地规则证书的新加坡企业,不到三成,比率仅略高于越南。
针对为何占比低,新加坡企业提出的首要原因(35%)是它们进出口的产品,不在相关自贸协定范围内。四成左右受访者也不清楚本身是否拥有原产地规则证书。调查认为,这可能会导致自贸协定无法很好地发挥效用。
上述市场洞见来自一项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导的研究。这份研究成果也为将于下星期二(7月29日)由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PS)和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举办的“全球城市新加坡:建国60周年及未来大会”,拉开序幕。
调查于2023年和2024年在新加坡、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七个东南亚经济体进行,主要针对企业对经济转型四个核心领域的看法:自动化和数码化、可持续发展、监管和治理,以及通过区域机构开展合作。调查共收到2326家企业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