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放学途中遇青少年向他兜售电子烟,校方获知后通报当局,并加强校园周边巡查,提醒学生警惕陌生人。
一名花菲卫理小学学生的家长向学校反映,孩子上星期五(7月25日)在回家途中遇到两名陌生青少年向他兜售电子烟。
学生事后向家长报告,家长也立即通知校方。学校在得知情况后通报有关当局,并于本星期一(28日)提醒全体学生提高警惕。
花菲卫理小学校长黄美凤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校方为了预防这类情况,已加强了放学后在校园周边的巡逻,并提醒学生不要跟陌生人交谈,遇到可疑情况应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或教师。
截至星期三(30日),校方尚未接获其他类似事件的通报。
家长林嘉伟(36岁,科技人员)告诉《联合早报》,今年九岁的孩子就读花菲卫理小学三年级,上星期五,有家长在学校班级WhatsApp群组发短信,称有两名青少年在学校附近出现,问一名四年级男生要不要买电子烟。短信称,小男生拒绝他们并走开后,还被耻笑。
校方星期三通过家长平台(Parent Gateway)发通告证实此事。林嘉伟指出,事件让他感到很错愕,也担心孩子的安全。
他说:“电子烟贩卖者连小学生都不放过,而且卖电子烟的是青少年,显示电子烟已经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电子烟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即便是违法行为,时不时可以在街上看到有人抽电子烟。”
电子烟可轻易从Telegram、WhatsApp等平台买到,令林嘉伟感到非常担心。他认为,青少年容易被外在因素影响,随手买来尝试可能因此上瘾。他希望从小加强教育宣导,认为须要国家、学校和家长配合,一起教育孩子,监管当局能更加强硬取缔电子烟。
根据卫生部和卫生科学局有关电子烟的统计数据,去年,因吸电子烟被转介到卫科局的学生案件达2068起,较前年的955起增加一倍,涵盖小学生至高等学府学生。单在今年首三个月,吸电子烟被转介的个案就有505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