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窑8巷组屋大火,干式消防立管出现故障,导致灭火难度增加。公用事业局指出在和新加坡民防部队及碧山—大巴窑市镇理事沟通后,故障是地下消防立管漏水所致。
《联合早报》连日报道,大巴窑8巷第229座组屋10楼一个单位,星期二(7月29日)下午1时10分左右,疑因屋内一台烘干机起火引发火患,猛烈火势蔓延至11楼的单位,导致六名居民和一名消防员送院,伤者包括一个小孩。
新加坡民防部队星期三(30日)证实,组屋干式消防立管(dry rising)无法正常操作,导致水无法增压输送到失火的两个楼层。消防员随即从停在组屋底层的消防车拉水管,经由楼梯间,一路拉到10楼和11楼灭火。
碧山—大巴窑市镇会星期三受询时表示不愿置评,但在星期四(7月31日)中午发文告说,市镇会和民防部队已一同检查干式消防立管(dry riser),并强调防火安全对市镇会至关重要。
“民防部队要求每年对干式消防立管进行一次水压测试。第229座组屋的干式消防立管,授权承包商上一次于去年8月28日进行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原定下一次测试是在今年8月5日。”
市镇会说,在与民防部队的讨论中,干式消防立管无法正常运作的原因,可能是地下水管漏水(underground pipe leak)造成。每年的水压测试也包括对这类漏水的检查。
针对市镇会的说法,管理全国水资源的公用事业局来电邮澄清,指在和民防部队及市镇会沟通后,确认漏水的是由市镇会负责维护的地下消防立管(underground dry riser)。
换句话说,干式消防立管无法操作与公用局管理的地下水管无关。
“我们希望澄清公用局供水到组屋的水管没有漏水。漏水的地下水管是组屋内部防火设施的一部分。”
民防部队早前说,正与市镇会一同调查事件,“民防部队高度重视消防安全,任何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包括未对干式消防立管等消防设施进行维修保养,我们必定采取坚决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