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加坡领导促成的国际民航组织修订条例星期二(8月5日)起正式生效,我国部分地区的住宅楼最高可增建15层,工业和商业建筑则可增加最多九层。

这项隶属于国际民航公约的修订版“障碍物限制面标准与建议措施”(Obstacle Limitation Surfaces Standards and Recommended Practices),放宽了机场周边建筑高度限制,预计将大幅提升我国部分地区的开发潜力,建筑高度限制与开发密度都有望提升。

根据现有条例,民用机场跑道半径4公里以内的建筑物高度一般须控制在45公尺以内。若是附近建组屋,最高不可超过15层。

修订条例生效后,机场周边的土地将得以更充分利用,一些地区的住宅可增建15层,工业和商业建筑可增建最多九层。

根据现有条例,民用机场跑道半径4公里以内的建筑物高度一般须控制在45公尺以内。若是附近建组屋,最高不可超过15层。修订条例生效后,机场周边的土地将得以更充分利用,一些地区的住宅可增建15层,工业和商业建筑可增建最多九层。(示意图/新加坡民航局提供)
根据现有条例,民用机场跑道半径4公里以内的建筑物高度一般须控制在45公尺以内。若是附近建组屋,最高不可超过15层。修订条例生效后,机场周边的土地将得以更充分利用,一些地区的住宅可增建15层,工业和商业建筑可增建最多九层。(示意图/新加坡民航局提供)

新加坡民航局星期二发表文告指出,修订条例可让我国更精确地依据各机场的具体飞行运作模式,保障航空安全,同时释放机场周边更多空域,支持城市发展。

延伸阅读

机场周边建筑高度限制8月放宽 未来组屋或可多盖15层楼
机场周边建筑高度限制8月放宽 未来组屋或可多盖15层楼
分析:私人土地“抢先飞” 机场周边限高放宽可推动集体出售
分析:私人土地“抢先飞” 机场周边限高放宽可推动集体出售

相关机构正研究具体允许的建筑高度和开发密度,将综合考量基础设施承载力及维持优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民航局局长韩国元说,新加坡很荣幸能在这次重大检讨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担任国际工作小组主席。

他指出,这项修订将促进多国发展,尤其对土地有限的新加坡意义重大。它彰显了通过多边机制合作的价值,以及新加坡与国人对全球事务的实质贡献。

这次修订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属下的障碍物限制面工作小组(OLSTF)推动,旨在检讨自上世纪50年代起沿用的国际标准是否符合当今航空科技发展需求。

工作小组由14名成员国代表组成,最初由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牵头,新加坡自2017年起担任主席并主导整个修订过程。

小组采用数据驱动方法,纳入飞行电子设备与导航系统最新技术,广泛征询各会员国、业界和其他技术专家小组意见。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今年3月28日一致通过修订建议,国际生效日定于今年8月4日。

工作小组主席、新加坡民航局障碍物限制面和空中活动主管法齐勒(Mohamed Fadzil),上月接受采访时谈到修订过程的艰辛。

他说,新加坡早已预见条例修订将释放更多发展可能,也因此成为首批志愿参与工作小组的成员国。整个修订过程历时10年,最大挑战是说服193个成员国接受改变,尤其原条例已沿用多年且未显失效。

他坦言,过程虽辛苦,但小国如新加坡能召集大小国、携手推进意义重大的发展事务,令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