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上流传一段时间,吉宝有限公司(Keppel Ltd)出售第一通(M1)电信业务的传闻成真,但收购这家电信公司的买家却令人出乎意料。
吉宝星期一(8月11日)开市前宣布,已与本地电信业者SIMBA签署股份买卖协议,拟以企业价值14亿3000万元,将第一通电信业务卖给SIMBA,交易完成后预计可套现近10亿元。
外界最早猜测星和可能买下第一通
在这个宣布之前,早在去年底,第一通和星和(Starhub)可能合并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因为两家公司之间已有频谱合资关系,且业务领域存在协同效应。对此,第一通公司总裁曼佐星(Manjot Singh Mann)今年2月时做出回应,指这纯属市场猜测,公司不对市场猜测发表评论。
SIMBA从来都不是第一通收购案的主角,它与第一通的资源“重叠最少”。这家公司究竟是什么来头?它收购第一通会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改变?
SIMBA是本地第四家电信公司 由澳洲上市公司Tuas持有
SIMBA的前身是TPG新加坡(TPG Singapore),后者在2016年获得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简称IMDA)的电信频谱竞标,成为我国第四家电信公司。
SIMBA现由澳大利亚上市公司Tuas持有,这是一家在2020年3月由澳洲电信巨头TPG成立的公司。同年6月,TPG与沃达丰和记澳洲(Vodafone Hutchison Australia)合并,新加坡电信业务从母集团TPG中分离,全部股权转给Tuas公司。澳洲亿万富翁张戴维(David Teoh)是Tuas公司的执行主席,同时兼任SIMBA公司主席。
2022年,由于TPG品牌的使用权到期,电信公司进行品牌重塑,SIMBA因此诞生。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SIMBA拥有超过100万个流动电话用户,是本地第四大电信运营商;新电信(Singtel)有450万个用户,占流动用户总数的一半;而星和和第一通各拥有约200万个用户。
SIMBA在新加坡推出的首个产品是每月只需10元,可使用50GB移动数据流量的无合约(SIM-Only)配套,价格属市场最低。它也推出专为乐龄用户打造的低价配套,每月5元可使用400GB移动数据流量。
SIMBA:收购计划对本地电信业和消费者带来巨大变革
针对这项收购计划,SIMBA回应《联合早报》的询问时说,虽然相关收购仍有待批准,但它将对本地电信业和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变革。
发言人说:“我们有信心,合并后的公司将更具实力与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为员工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吉宝通信业务总裁、也是第一通总裁的曼佐星则指出,与其他潜在买家相比,SIMBA与第一通的资源“重叠最少”。前者专注于SIM配套销售,而第一通则有大量手机合约。第一通在5G技术方面也更先进。
他说:“我认为合并后的公司将有机会拓展新的收入来源,并为我们的员工带来职业前景,这非常有利。”
我国政府是在1996年决定开放电信市场,1997年第一通加入本地流动电信市场,改变了新电信(Singtel)垄断市场的地位。2000年,第三家电信公司星和加入竞争市场。
2014年,政府开放市场给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s,简称MVNO)经营新一代全国宽带网络服务。
这些运营商不必拥有任何基础设施或频谱,而是以批发价格向现有电信公司购买网络服务。它们的运营模式偏向轻资产、低人力,因此在零售价格上更具优势。这类移动电信服务在美国、欧洲及亚洲国家非常普遍。
其中,CMLINK、VIVIFI、 Zero1、ZYM等租用新电信网络;Giga!、 MyRepublic(5G)、redONE等租用星和网络;Maxx、Circles.Life、MyRepublic(4G)等则租用第一通网络。
市场调研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报告显示,去年本地MVNO市场规模估计为4亿7223万美元(约6亿3751万新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6亿4580万美元,2024年至2029年,以6.4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过去几年,随着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兴起,像第一通这样的传统电信公司面对非常激烈的竞争,使它们的每个用户收入承受下行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