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科学局和警方联合展开近年来最大规模、针对夜间场所内吸食电子烟的突击执法行动。单是一个晚上,就查出涉吸电子烟的115人,其中五人疑持含依托咪酯的“丧尸烟弹”。

《联合早报》记者于星期六(8月16日)凌晨随同当局突击两家夜间场所, 采访了打击电子烟的行动。卫科局发言人透露,行动当晚,当局查获年龄介于17岁至61岁的115人,他们涉及电子烟相关违法行为,其中五人被发现持有疑似含依托咪酯的“丧尸烟弹”(Kpods)。

当局共起获超过280支电子烟及相关组件,以及八个丧尸烟弹。

凌晨1时许,记者随当局抵达哥里门街(Coleman Street)一家购物中心内的夜店。当局完成搜查后,允许媒体进入观察。

夜店经过一番突击检查后已开灯,场内气氛安静,只有被发现持有电子烟的顾客在场接受问话。

延伸阅读

疑地铁内吸丧尸烟弹 少年遭举报起冲突
疑地铁内吸丧尸烟弹 少年遭举报起冲突
当局加大力度打击丧尸烟弹 五人涉售卖或进口被控
当局加大力度打击丧尸烟弹 五人涉售卖或进口被控

两个包间内各有一男一女,男子身上搜出三只电子烟,其中一支疑似丧尸烟弹。女子身上则有两只电子烟,其中一支疑似丧尸烟弹。

被查出有丧尸烟弹的女子接受问话后沉默不语。(唐家鸿摄)
被查出有丧尸烟弹的女子接受问话后沉默不语。(唐家鸿摄)

此外,当局在场所内搜出另九只电子烟、一个烟弹、两个丧尸烟弹。

凌晨2时许,执法人员到同一购物中心内的另一家夜店突击检查。在场的四男两女被发现持有九支电子烟。其中一名男子一再双手合十,向执法人员表示自己“并非有意”持有电子烟。

一名女子则主动告诉记者,自己一个月前才开始吸电子烟,强调“绝对不是想玩有毒的那种”,只是想借此戒掉传统香烟,缓解尼古丁上瘾。

执法人员装在袋子里的相信就是疑持含依托咪酯的“丧尸烟弹”。(唐家鸿摄)
执法人员装在袋子里的相信就是疑持含依托咪酯的“丧尸烟弹”。(唐家鸿摄)

这家夜店早前已于6月13日被卫科局突击,当时店内一名45岁的夜总会经理因向员工售卖电子烟,当场向执法人员承认罪行后被捕。其后,卫科局还搜查了他的车辆与住所,并循线查获与他有关的非法分销网络。

夜店:开业四个月 一个月内被突击三次

其中一家当晚被突击的夜店管理人受访时告诉《联合早报》,夜店才开业四个月,一个月内已被突击三次。虽然每次行动都会导致不少顾客匆忙离场,影响生意,但他理解当局执法的必要性。

他也说,8月13日惹兰红山组屋致命火患中丧生的男子,正是夜店的保安人员。由于少了一名安保人手,可能因此在检查顾客是否携带电子烟方面出现疏漏。“我们通常会安排保安检查客人的包,但最近人手紧张。而且检查时有些客人会不高兴,女生的搜身更不方便。”

他说,如果在店里发现有人吸电子烟,工作人员会进行劝阻。“我会告诉他们不要害到我们。但我们没有权力没收,只能替他们保管,等他们离开时再交还。”

据了解,当局当晚也在市中心等全岛多个地点展开搜查,整个行动持续超过五小时。

夜间场所在入口处和场内显眼位置 张贴“禁吸电子烟”标志

卫科局星期六发文告说,正与新加坡夜间场所总会合作,提醒公众在夜店吸电子烟属违法行为,并鼓励公众举报。

夜间场所将会在入口处和场内显眼位置张贴“禁吸电子烟”的标志。该标志也附有二维码,连接至卫科局的线上举报平台。

当局也呼吁夜间场所拒绝让持有或使用电子烟的顾客入场。

根据烟草(广告与销售控制)法令,持有、使用和购买电子烟者,最高可被罚款2000元。进口、分销、销售或提供电子烟属于违法行为,初犯者可面对最高1万元罚款,或坐牢最长六个月,或两者兼施;重犯者则可面对最高2万元罚款,或坐牢最长12个月,或两者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