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年起,我国将逐步采用通信广播系统,在发生灾害时,受影响的公众可即时在手机上收到警报,并得到明确的应灾指引。
为更快、更精准地发布灾害预警,新加坡民防部队正与电信公司合作,计划明年起采用区域广播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向受影响区域的公众推送手机警报。
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星期三(8月20日)在第十届亚细安灾难管理战略政策研讨会上致辞时宣布这个新措施。
目前,在发生火灾、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当局会以“MHAalert”为发件人名,向特定区域的公众单向发出短信。
新的通信广播系统(Cell Broadcast System)相信类似新西兰和日本等国家的紧急手机警报,不用依赖短信系统,而是通过信号塔发出的专用信号,直接在受影响公众手机上弹出警报。
唐振辉致辞时强调了科技与创新在应灾时的重要。例如,我国今年在缅甸地震中部署了“机械蟑螂”,协助在废墟深处展开搜救。
人工智能技术也能提升灾害预警系统的速度与精准度。例如,菲律宾已部署人工智能气象预测系统,将预测精确至社区层级,让居民有更多准备时间。
亚细安始终面临自然灾害风险 已逐步扩大管理能力
唐振辉也说:“自然灾害始终是亚细安面临的风险,而气候变化更使灾害的规模、影响与频率日益加剧。就在上个月,热带气旋韦帕在老挝及菲律宾登陆,造成基础设施与农地受损,许多社群流离失所、生计被毁。”
不过,亚细安已逐步扩大管理灾害的能力,例如紧急应对与评估小组(ASEAN-ERAT)成员人数已从2021年的322人,增至今年的457人。
“但我们深知‘一刀切’的方式不足以应对亚细安的多元局面。因此,紧急应对与评估小组已根据各国情况进行调整,因地制宜。”
由新加坡民防部队、亚细安秘书处、亚细安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联办的研讨会,吸引约230名高级政府官员、学者、非政府组织、私营机构代表等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