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一年多的大东方控股(Great Eastern Holdings)在新加坡交易所恢复交易,星期四(8月21日)开市后股价大跳水,原因是一对一发行普通红股及无投票权的C类股票,导致大东方股本扩大。
大东方去年7月停牌前以25.80元作收,星期四早盘以13.50元恢复交易,比一年多前低了47.67%。截至星期四上午10时35分,大东方股价报13.90元,成交量约97万股。
大东方最大的股东华侨银行(OCBC)去年5月提出收购要约,拟议全面收购大东方并将它从新交所除牌。收购要约截止时,华侨持股增加至93.52%,却未达强制收购其余股权的至少98.8%持股门槛。
然而,这也导致大东方的公众持股低于10%,去年7月起必须停牌。它随后三度展延恢复公众持股比率的日期。
今年7月初,大东方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少数股东票决反对了退市献议,使大东方无法除牌。但是,特大通过了另两项议案,大东方也采纳新章程,并按一对一比例发行普通红股及无投票权的C类股票,将公众持股率推高至11.76%,总算跨过恢复交易的门槛。
大东方上星期四(14日)发文告指出,将发行约2971万普通红股,以及近4亿4361万股C类股。后者可领取股息,但不具投票权,也不挂牌交易。
由此,公众便可持有大东方11.76%普通股,略高于公众持有至少10%流通股的要求,以恢复交易。大股东华侨银行则持有88.19%股权,以及全部C类股。
这便造成星期四恢复交易的股价跳水局面。大东方此前曾公告股东,在一对一发行普通红股和C类股后,大东方股本将扩大。例如,原持有1000股的股东,恢复交易后将扩大至2000持股。大东方当时预计,恢复交易后股价会相应调整,以反映扩大后的股本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