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起涉及丧尸烟弹被提控案,中年男子为赚快钱,在新山答应一人于义顺住家制作丧尸烟弹(Kpods)来贩卖,每卖一个赚取10元酬劳,被判入狱16个月和罚款400元。

庭上揭露,这是卫生科学局首次提控涉及在住家制造丧尸烟弹、并意图用来贩卖的涉案者。

41岁的被告阿基尔(Mohammed Akil)在护照遭卫科局扣押后,向移民与关卡局申报遗失并重办新护照,而且多次非法出境。

被告面对抵触烟草(广告与销售控制)法令、毒药法令和护照法令等罪名,早前认罪,星期二(8月26日)在国家法院被判入狱16个月和罚款400元。

丧尸烟弹指的是含有依托咪酯(etomidate)的电子烟,对吸食者的健康危害极大,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甚至死亡。

延伸阅读

依托咪酯9月1日列为C级毒品 贩卖和吸食者将被控
依托咪酯9月1日列为C级毒品 贩卖和吸食者将被控
快递员发现收件人买电子烟 卫科局展开行动两男女助查
快递员发现收件人买电子烟 卫科局展开行动两男女助查

王沁如法官下判时指出,被告的罪行涉及跨国因素,也危害公共安全和公众健康。法官在量刑时,也考虑到卫科局列出的案例,包括当局抽检的电子烟中,有三分之一含有依托咪酯,及在一场致命车祸中,男驾驶员和丧命女乘客的血液样本被验出含有依托咪酯成分

法官对此认为被告的罪行有必要给予阻吓性刑罚;他不仅是一名售卖员,也积极参与了制作过程。

调查显示,被告自称在2024年10月,在新山商场与一名叫“乔”(Joe)的男子会面。“乔”向当时缺钱的被告提议,让他帮忙制作丧尸烟弹,供销售给新加坡客户。“乔”会将制作材料寄给被告,被告则须将粉末与液体混合,再将混合液体装入空烟弹壳。

2024年12月11日凌晨,卫科局人员突击被告义顺22街的组屋时,发现他拥有多个电子烟相关物品,包括空烟弹壳,及一包26.4公克含依托咪酯的白色粉末。

被告的护照过后遭扣押,但他却在今年1月20日,向移民局提供假资料,声称他在咖啡店丢失护照,办理了新的护照,并多次非法出境。

《联合早报》正向移民与关卡局了解,被告是如何在护照被扣押后,还能办理新护照。

根据《毒药法令》,持有或使用含依托咪酯的电子烟,一旦罪成可坐牢最长两年,或罚款最高1万元,或两者兼施。